第二回 六元妙天如意大法(2 / 2)

加入书签

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块三四寸大地龙形明玉,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抚摸半晌,似是若有所思,过了片刻,笑容敛去郑重道:

“这明玉是我昔日于大藏山游历,从一古洞得来,共分三块,此为其一,得之甚是不易,上面所载的一门功法甚是奇特,你便自习之,若是有什么不懂晦涩之处,莫要强习,待我回来,给你讲解便是!”

停顿半晌,叶诚见叶华盯着自己细听,微微一笑,又接着道:“万不要对外人提起!”说罢伸手送过明玉。

心下却是暗想道:“这上面所载功法之奇之特,与各家各派之**迥然不同!行功逆脉,是以凡曾修习**之人,务须尽忘已学,专心修习新功,若有丝毫混杂岔乱,则两功互冲,立时颠狂呕血,诸脉俱废,最是凶险不过!

文中也是反复致意,说的都是这个重大关节。这叶华侄儿从未练过**,于这最艰难的一关竟可全然不加措意,倒也方便。其功效如何,我无缘修习,看他材质能修的几分。”

叶华自是大喜之极。接过明玉,刚欲问这如何阅览,便觉神识一阵恍惚,好似站立在一绝壁前,壁上刻写无数大字,仔细看去。

开头便是古体写着《道法会元上卷》六字,后面是什么“五行五脏,三光三宫,七翟七液”“金液还丹,一阳出动”等等详细吐纳修习之法。此时心下已然明白这定是仙家手段,如此“书本”还是第一次见得。

叶诚看见叶华欣喜模样,不由暗叹:“这本玉册虽是博大精微,奥妙非凡,但却甚是艰深晦涩,且只是上卷,若不凑齐,怕绝难以修炼至大成!还是等着孩子以后自己缘分罢!”

转念又想:“若是寻常孩子怕是十几天后便丢弃一旁了!不知我者侄儿心性如何!若是厌倦丢弃,未免可惜了这本功法!还好我在丹霞山留下一副本,藏在书库,待真正大神通之士好好研习借鉴!倒也不怕是从世间湮没!”

叶诚叶华两人正在说话,叶仁走了出来远远喊道:“你们在说些什么!”

叶华赶紧把玉佩放进怀里,道:“爹爹,叔父正在告诉我修道趣事呢!”叶仁走近盯着叶华,摇头半晌。

叶诚在一旁微微一笑,随即略忧道:“哥哥,今日便我便离去,还请以后看望兄长!”

叶仁知道叶诚有要事,昨日青铜巨鼎之事,想来他需向师门速速禀报,不敢耽搁。叶仁点头道:“即是如此,那哥哥便不再强留,只盼弟弟常归来一探!”

叶诚点头道:“弟弟牢记在心!”待到高氏出来,叶诚又是一番拜别!叶华竟有眷眷不舍之意,哀求道:“叔父可要远去?能否常看侄儿?”

叶诚微微笑道:“叔父自当闲暇回来探望你!”说罢一顿,又轻声道:“关于嘱托之事你莫要懈怠!”说罢行礼拜别,起身御剑飞行,化作一道光练,直破空而去,片刻间便是不见了踪影…

叶华怔怔的看着那剑光却是半晌未语!

***********************************************************************************

却说叶仁自叶诚走之后,却对叶诚之话牢记心头,半月之后,叶仁带着叶华去往小五台山,高氏娘家在小五台山脚下居住,乃是当地有名富户,叶仁妻舅长年在外经商,家中只有老岳母和舅妹乔氏,已有许久未曾相见,顺便去盘桓几日,

等到了小五台山,那山果然壮丽奇伟,巍峨起伏,连峰数百里,绵亘不断,主峰望去层云缠绕,仿若丝带,缥缥缈缈,果然是有数的高峰,二人来时已是知晓那长生宫乃是在小五台中峰,两人找到山下,径自向山上走去。起初虽走过几处逼厌小径,倒也不甚难走。

后来越走山径越险,景致越奇,白云一片片只从头上飞来飞去,有时对面不能见人,走了数里山路,便到山顶,迎面崖角边上,隐隐现出一座庙宇,忽听远远传来一声清磐,悠然意远。二人行约二里,前面果是一座小道观,钟鱼梵呗之声隐隐随风吹送,仿佛观中人正作课

二人一路徘徊观赏,不觉行抵观前。匾上写着“长生宫”三字,这长生宫原是昔日李雄、范长生隐居修道之所,历代多是有道行的羽流做观主,流传的仙迹很多。二人见道观不大,但是松竹森秀,门对清溪,临溪却有一条长石凳,便坐了上去。坐不一会,觉着钟鱼声止。

叶仁心想:“这好地方,庙中决非俗士,”忽听庙门开放上声,猛起回顾,出来两个小道童,对二人施礼道:“二位叶施主请进,师傅在里面等候二位多时。”

叶仁心中大是惊疑,问道:“敢问二位尊师可是凌虚道长?心中暗忖:“我二人尚未拜山,他是如何得知?难不成是凌虚道长神算?若真如此,真乃神人也!”二位道童答道:“正是,二位施主有请。”

说完带领叶仁和叶华进入庙门,正中庭院是一老君供奉,左右两边是不少厅房,在前走是正堂,香烟飘渺,地上蒲团上坐一身穿黄袍老道,须眉皆白,正在打坐。“师傅,客人带到”二位道童上前道。

叶仁叶华急忙上前行礼道:“道长有礼”那道士也从蒲团上站起,微笑道:“二位叶施主无须客气,叶贤弟以来书信,二位来意我已知晓,无需多言!”

叶仁上前拿出净释珠,道:“这是家弟叶诚之物,特此前来求助拜见道长!有劳道长了!”

“叶诚叶道友是我至交,叶施主无需忧急,暂且住下以后慢说,玄如玄真,待二位施主下去休息,好生款待,采药园的几株仙鹤草泡茶给二位施主服用。”

“是师傅!”二位道童便带叶仁和叶华下去,两人自此住下不提。

第二日叶华去药房,凌虚道长把脉施功,产看毒情后,叶华便是回到客房,两人没想到这次见到凌虚道长之后,事过好几日再也无见到那道长,每日到是喝那仙鹤草怪茶,又苦又涩,形状颜色倒是好看得紧,花分五瓣,瓣瓣颜色不同,甚是奇异。

二人心中自是奇怪,不过山上风景优胜,倒也是逍遥自在。眨眼半月有余,那叶华和两位道童道士混的越来越熟,闲暇无事和两位道童侃天说地。

一日玄如又端来仙鹤草茶给叶华喝,叶华苦脸道:“师兄怎的这种茶天天喝,又苦又涩,还是少喝为妙。”

玄如笑气道:“你这是莫大福分,我想喝还来不及,若不是你叔父和我师父是莫逆,这茶怎轮的到你喝?这仙鹤草茶能聚气养元,是小五台山有名的修道仙草,师傅轻易不肯拿来于人喝!”

叶华忙道:“师兄,这茶竟有这般好处?却是看不出!修道?那师兄一定要告知我一些关于修道之事,凌虚道长修的又是什么道法?”

玄如笑道:“就知道你会问不休,这可不许,师门禁令!不过稍微透漏一点也不是不可!”

玄如拉着叶华之手到一旁坐下道:“师兄,我与你略说,我们修道人士若以道元深厚功法利害论,从下而上有七宝境、三真境、玉华境和太一境。嘿嘿,现下天地间除却玉华境老怪,太一境已是少有听闻!或多是隐世不出罢!”

玄如顿的一顿接着又道:“我们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我们这一门乃是术字门,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师傅的术门道术已是厉害之极,十卜九中,实是三真境巅峰,堪比玉华境!”

叶华听的有些痴醉暗忖:“不想世上还真有神仙真人之流人物。我叔父虽能飞行绝迹,想来也是三真境修为了!”

叶华忽的向玄如笑道:“不知师兄你现下是什么境界!可能够御剑飞行?”玄如脸色尴尬道:“那个我只是修炼了七宝境第三境界,若是更上一层,便能飞行绝迹了!”

叶华喜笑道:“师兄你施展几手,让我见识一下罢!”玄如摇摇头道:“这可不行,这不是招摇了么!”叶华道:“师兄你就施展一下,如何?”

玄如见叶华执意如此,迟疑半晌点点头道:“好罢,你看好了,我给你演几式羽衣清风剑,这是师父亲传下来的,我只是学会了前十九式!”说罢,回屋拿出一柄长剑出来。

叶华只见这剑鞘样式花纹古朴,便知是古物,待到玄如抽出长剑,叶华更是赞叹一声,只见那长剑表面雕刻鱼纹,青铜斑绿,古意苍然。

玄如手执长剑舞动起来,霎时间玄如周围便是烈风四起,叶华在一旁衣衫猎猎,劲风割面,不由向后退了十几步,耳中传来阵阵呼啸尖锐之声,只见玄如所舞隐现一个风虎在咆哮,跃动,威势甚大。地面石砾随风而起,起初还能看见玄如舞剑样子,待到后来只见一团黄云肆虐。

叶华暗暗心惊:“这哪里是什么清风剑,哪有一丝清风的影子,称之为烈风暴风还差不多!”

叶华正在细想间,就听看见风气一敛,玄如手中长剑有如长鲸吸水,如众流归壑一般漫天风气皆是吸涌了进去,顷刻间周遭便是风平浪静下来,只剩剑尖前一两尺的白色剑芒,向着前面巨石摇摇一指,一束可见风柱旋转有剑尖射出,有如风锥,击在巨石上,顿时石屑四射,待到风锥消失时,壁上出现一个深约五六寸的深洞。

叶华不由看的目驰神摇,看见玄如收功手持长剑光看击出来的细洞,默然未语,叶华走上前去,惊叹道:“师兄你这羽衣清风剑好生厉害!”

玄如摇摇头叹道:“还差的远啦!要是师父这一招“仙人指路”能硬生生把这巨石射穿,我使将出来只是皮毛粗浅之极!”

两人正说着,便忽远远地见凌虚道长和叶仁走了过来,两人急忙收起长剑,静立一旁,不敢造次。

“玄如,你先下去罢,我自有话要和叶小友说!”凌虚道长走近,向玄如说道。玄如惶恐恭敬道:“是师傅”急忙转身离去。

叶华急忙起身行礼,凌虚道长看着巨石上洞口微微一笑道:“刚才小徒演示剑法实是微末浅陋之极,还望叶小友勿要见笑!你叔父出身蛾眉大剑派,乃是真正仙剑中人!不比我等闲云野鹤,不足为道!”

叶华俯身恭敬道:“弟子万不敢存此念想,还望道长恕弟子无知之最!适才观玄如师兄演技,当真是神奇莫测之极!弟子确是大开眼界!”

凌虚道长点点头,接着又道:“这几日我仔细参详你所中妖蛇毒,你以往如若是修习内元功法,经脉强劲,内元充沛,我以大药力冲荡,此蛇毒或有法可解,现下你本身先天内元以损,伤及根本,经脉若断若续,若不是这妖蛇内丹压制,只怕你早已…唉!贫道实是无能为力!”

叶华听闻此言心下一凉,本想以凌虚道长这般大能力之士,纵然解这蛇妖之毒或可费心费力,没想到却是连他却也是无能为力,不觉身体一阵无力,看向父亲,父亲在一旁脸色甚是苍白,看着自己,满是怜悯坚毅之色。

叶华心下不忍,扭过头去,看着远处碧山苍茫,心下一荡,“活也罢,死也罢,不都是命里注定么!这副皮囊何苦如此在乎!”长吁了了口气,扭头微微一笑道:“多谢道长,自古祸福由天,生死有命!这也是强求不来的!父亲,你也无需忧急!祸来躲他也躲不得!”

凌虚道长点点头道:“虎父无犬子!小施主如此年纪便想的这般透彻,实是胜过无数人士,若是想不透,纵活百岁又有何益,到头来不还是悲苦伤痛么!

这几日我连卜三卦,照前卦象看,你身上此妖蛇之毒非同寻常,不过至优绝危险之中,更有旷世奇逢。出死人生,先危后乐,所幸祸兮福依,遭遇此番灾厄,日后你或有一番景遇,现下无须忧虑。”

这一番话,叶华心下自是欢喜之极,叶仁却是心中暗暗忧虑:“虽是如此,却不知又要遭遇怎样的灾厄!才能转危为安!”

凌虚道长微思半晌道:“我再送你一颗玄释珠,和你那颗净释珠是佛祖108颗大释佛珠中的两颗仿品,是我当年和你叔父闯荡西洋巴兰境地所得,虽是仿品却有偌大辟魔降妖的法力,或可稍有助于你!”

说完凌虚道长从怀里拿出一颗珠子,叶华接过,一看是和他那颗净释珠一般无二的珠子,细看之下,却还不一样,里面的佛像细数是十二个,心下不明所以。

凌虚道长又拿出一张娟绸,道:“这是当时同得的《玄珠录》残诀,这颗佛珠我已注入法力,你竟自念诀自可发挥其功效。只是法力有限,只可让你运用一次,不可轻试!”

叶华心中自是大喜,道:“多谢道长”双手接过。

“此间事以了,你可随时下山,或在此地游玩亦可,山后飞云洞你不可前去!如要去南峰黛山水泉洞,北峰黎山火云洞,西峰青坛山天狮洞,东峰天宁山碧云寺,你定要小心留意,皆有极厉害之人于此静修!”

\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