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潜伏--左宝贵(2 / 2)

加入书签

棚目(班排长),则大多数吃不到朝廷的俸禄,虽然实际操作中拿到的军饷比士兵高,但在大清的军中,仍然属于士兵阶层。

故此,一个小分队混到一个棚目,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混到一个哨长,掌握一哨人马其实也不难,不过就是吃粮的大头兵,只是得了主将的看重而已,仍然不算(不完全)朝廷命官。但掌握一营兵,那就完全是另一个概念了!

营官儿那已经是朝廷的经制内中级武官了。在大清朝,这些中级的武官都是有定额的,并非随意增删。因此,哪怕祝之三成了代理营官儿,主将一句话就能免掉,并不稳当。

在红旗军司令部的预期中,到了战时,甚至战后,小分队才有可能掌控清军一个营。谁能料到,祝之三已经成为一个营官了!后来,祝之三在红旗军中号称福将,那绝对是有道理的。

虽然祝之三还只是代理,但也算是突破性的进步,因此,祝之三成了第一个配置综合分队的小分队。

左宝贵,李林杨是知道的,这位五十八岁的老将算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阵亡的高级将领之一,甚至可以说是陆军唯一阵亡的高级将领,上了史书的民族英雄。

左宝贵此时正式的官职是广东高州镇总兵,不过他一直在北方带兵,并没有实际在广东任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