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福将祝之三 4(2 / 2)
红旗军军官们看到日军拉开了散兵线,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就这么个散兵线战术,已经超越了清军一个小时代。大清朝的所有部队,包括李鸿章的亲兵盛军,全都没有见识过,训练过!当然朝鲜壮军营也同样的没有经历过。
“仍然是试探!”这次祝之三判断正确。
“只不过本钱下的大了点。”
这次朝鲜壮军营的表现稍好,在日军强大的压力下,硬是撑到了两百米左右,然后,就有人不受控制的开火了。一两个开火,随后就是全军开火!
四百对两百,双方从两百米打到一百米,日军付出不小代价仍然非常顽强的继续进攻!
战线越来越近,在日军又一轮射击之后,朝鲜壮军营顶不住压力,崩溃!
不过,溃兵们没有跑远,几十米后就是又一道战壕。陈振带了一哨人马就守在第二道战壕中。陈振一点没慌,日军一开始进攻,他就预判到了壮军营有可能守不住第一道防线。
在踢打叫骂声中,壮军营溃兵和陈振部队合到一起!
如果一定要说陈振一哨人马的军事技能比朝鲜壮军营的军事技能要高,那肯定是不正确的。但是,朝鲜士兵一旦和天朝上国的士兵混在了一起,自然而然就有了胆量和勇气。挨了打,挨了骂,竟然稳住了军心!
就这么奇怪(贱?)!
陈振部依托有利地形纷纷开火,火力几倍于进攻日军,战场僵持十几分钟,两军伤亡都不轻,日军见难以取得突破,指挥官吹哨撤退。
祝之三又懵了一下。在他看来,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是应当继续增兵进攻的。
混成团顶住了日军的第一次进攻!
祝之三在后方观察的很仔细,陈振的火力点布置,可圈可点,非常巧妙!
战斗结束,祝之三不耻下问请教了参谋长陈振。
“参谋长,倭寇为何不增兵继续进攻?”
“我估计,日军长途行军太过疲惫,是一个因素。”陈振道:“再一个嘛…”
说到这里,陈振顿了一下,心说祝之三的误判,使得红旗军的大炮得以继续保密,这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陈振的判断非常准确。的确,立见尚文少将估计了一下,如果继续强攻,得不偿失。在他看来,坎北山阵地不难拿下,只是麾下官兵太过劳累。而且,立见尚文此时出现了误判,祝之三没有使用大炮,以至于立见尚文认为坎北山清军没有火炮!
没有火炮的话,日军只需封锁对手即可!根本没有必要攻占!而红旗军的兵力如果想反攻的话,立见尚文很欢迎!
当然,无论祝之三还是陈振,深知自家这种攒班子的部队,战斗力如何,也没有这么莽撞!
十四日下午的战斗就此结束。
此战,日军死伤五十余人,而壮军营和红旗军伤亡超过了一百!祝之三仿佛牙疼,吸了几口气。他没有想到,并不算激烈的一战,而且己方还有防守优势,竟然总伤亡超过了一百!
而且,战斗结束,红旗军仅仅收缴到了十支步枪,日军在阵地上仅仅留下了七具尸体!
红旗军小分队成员都是有经验的。尤其是读过军校的尉官们都学习过如何分析对手的课程。像日军这种行为,在战场上不一定算是聪明,但足以说明日军军心非常牢固!
晚上,立见尚文没闲着,他派出了朔宁支队,开始对左宝贵的牡丹台阵地发动试探进攻。祝之三空有大炮,夜间无法提供火力支援。只能派出小分队,不断对日军发动骚扰性的攻击。
战斗至清晨,左宝贵军顶住了进攻。但是,这一夜过去,祝之三部和左宝贵部的联络彻底中断!
“立见尚文的行动好像是东一耙子西一榔头,指挥算不得什么高明。但是,战场实战往往是这样的,指挥官情报不足,只能不断发动试探进攻,寻找对手漏洞。这种打法才是战场常态!”
祝之三在成长,陈振的分析很好的弥补了祝之三的战斗经验短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