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初十 上(2 / 2)
“是比预期的稍弱。”
话说,李林杨此前做准备,总是不自觉的拿二战时期的日军来做参照。甚至可以说红旗军的装备以及训练,都是以二战的日军装备训练为目标的(技术原因,装备达不到那种水平)。但这个时期的日军,虽然比清军强,却也称不上强军。话说,日军其实也只是训练先进了点,组织现代化了,装备上甚至不比淮军的精锐有优势。而且,二战日军步兵战术灵活机动,有一个前提:几十年来一系列的战胜!
现在,日军虽然半年来一直胜利,却还没有养出那种疯狂的战意。日军小股部队的穿插,战术非常拙劣,在红旗军侦察营面前,几乎算完败。
而无论是当下的军事学说还是在未来:小股部队的穿插作战,其战术成就并不完全依靠训练,只有心怀必胜信念的部队,才能打出精彩战斗,才能出其不意,才能以小部队拿到令人瞠目的战果!说白了,其实靠的是精神!
若说侦察营情况特殊,乃是全精锐部队。那么,开战数日,红旗军几只轻步兵团都在对抗日军主力的战斗中并不落下风。这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因此,战前的计划可以调整一下,胃口可以放的更大一点!
但目标一下子放大到一万四千日军,几乎和红旗军围歼部队一比一。这胃口可就太大了。孙子可是说过的:敌则战之,倍则分之,五则攻之,十则围之。
战场并非完全可控!一万四千日军兵力,你只能是估算,节奏掌握稍有差池,日军多灌进两三千部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那时,最怕的就是鱼没有死,网却破了!
李林杨想了想道:“把日军进攻部队引诱进包围圈之后,在威海卫城周边战场,守军打的顽强一些,争取把日军的重炮兵联队给吸引过来。至于日军步兵多一千少一千,反倒是其次!”
“好吧!”
这任务,其实不比“包围更多日军”容易。周纲吉是参谋长,策划,是他的本职工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