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战滦河 1(1 / 2)
('十一月十一日,红旗军刚刚全员抵达前线。
李林杨上了阵地巡视各部。经过几天时间的抢修工事,红旗军第一道防线已经大体完工。红旗军官兵在第一道防线上正在做完善。三万多民夫已经开始修筑第二条防线。
下午,李林杨继续视察友军阵地。吴凤柱和余虎恩合计五十余营部署在左翼的六音山阵地。说是六音山阵地,其实此处乃是几座小山包构成的一个近似三角形阵地,底边是滦河,临铁路线的是南侧,有六音山和五山两座山,主要阵地依托了这两座山,形成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而北面则是有喇叭山和梨儿山两座小山,一直延伸到滦河边。山与河大致上形成了一个锐角三角形。底边四公里左右,两道侧边都是八公里上下。在山地的中间是一块不小的谷地,足以屯兵。由于有山地做依托,而且又没有太多火炮,工程量小,其阵地的两道防线比红旗军的进展还快。
仅仅看阵地,湖北提督吴凤柱是用心了!话说,这位本就是湘军“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高手,而且有了红旗军司令部参谋的指导,阵地构筑的更加科学。
吴凤柱的兵力分配,李林杨也还是比较满意的。吴凤柱并没有把余虎恩七营步兵摆在第一线,而是部署在侧翼,也是六音山的后背。同是湘军系,吴凤柱不仅没有拿余虎恩部做炮灰,反倒是给了足够的信任,因此,这两支部队的关系还算融洽。由此可见,吴凤柱用人的水平,很有那么两把刷子。
但是,李林杨有第三把刷子。
“吴军门,何不在北面的营山放一支精锐?哪怕是两三个营,若日军进攻余镇,这支精锐突然从后面杀出。。。!”
营山距离余虎恩防守的喇叭山和梨儿山一线大约三四公里。日军若攻喇叭山和梨儿山,营山正在其后背!吴凤柱也认为有必要,从善如流,立刻行动。
很好。
李林杨点头。
话说,吴凤柱好心,把余虎恩部放到了六音山阵地的侧翼,不是正当面。但日军用兵,能迂回进攻,绝对不会头铁死磕正面。因此上,李林杨认为左翼战场,最先接敌的恐怕是余虎恩部居多。所以,兵力必须向余虎恩部倾斜一点。而且,在主阵地的外圈,投放一支能够游击的部队,作用可不仅仅是能支援余虎恩部的作战,还能牵制和骚扰日军。
刚刚视察完了阵地,正和吴凤柱商议军情,红旗军司令部电话已经打来:南北两线,日军双双突破!北线日军已经攻占了卢龙,下一目标乃是迁安。
红旗军的敌人是南线日军,突破了九龙山阵地,距离红旗军已经只有二十多里,而且这中间因为没有什么山川,乃是一马平川,没有多少清军,日军明日就到!
刘坤一承诺的是顶到十二日!现在却提前了!别看李林杨已经忙碌六七天,但今天红旗军才全军抵达前线,还没有休整!虽然大部分官兵是通过铁路线抵达前线的,但哪怕如此也是需要休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