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中场还是终场?1(1 / 2)

加入书签

('“沙迅先生,感谢贵国为结束这场战争做出的努力,我军同意停火并期盼和平。”面对英国使者沙迅,李林杨表现的非常“好说话”。

沙迅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英国人,有着英国人非常特征的薄嘴唇,甚至薄到了没有嘴唇的程度,年龄大约三十岁,很有点大英帝国的傲气。就在他感觉李林杨很“通情达理”之时,李林杨继续说道:“那么接下来咱们谈一谈停火的细则吧。”

然后,沙迅与红旗军副总参谋长刘博闻等几个参谋开始在沙盘上纸上谈兵了。甲午之前,红旗军陆军有五大副总参谋长,其中周润奇、冀宏海,闫光明、韩堂这四个都已经下去带兵了。而刘博闻,比较特别,这位各方面看都是一个军人,而且也是红旗军送到欧洲读军校的一个尖子,学成归来,在红旗军司令部教学水平也非常高,乃是五大副总参谋长中最著名的沙盘杀手,在司令部做参谋工作也是出类拔萃。但是,这位都不说打仗了,连指挥实战演习都难以胜任。原因嘛,这位竟然晕血!而且是非常严重的晕血,看见血就会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李林杨都感慨,真特么奇了。红旗军中,甲午之前校级以上的军官不多,可是排名靠前的十几个军官中就出现了三旅的旅长吴天行晕船,刘博闻晕血。这比例也太高了。

细则谈判,沙迅一开始还是很满意的。红旗军这边谈判的代表除了刘博闻还有几个上尉参谋,全是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德语,这阵容比大清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外交人才都强,也容易交流。话说,其他几个参谋有三个是红旗军今年才归国的军校留学生。红旗军经过这么多年的蛰伏,高端军事人才的培养已经接上了茬,以后每年都会有军校留学归国的精英。另外三个乃是当初送到日本的几个宣抚官。

可是,真的一开始谈,沙迅发现,停火还真是一个技术活儿,他这个领事馆的文职还真做不来这种事。于是又从军舰上调了几个军官,双方围绕沙盘开始一点点的讨论停火细则。

那边在谈判,这边红旗军的战斗可是一丝一毫都没有缓下来!反倒在加紧进攻!

傍晚,谈判的进展很大,沙迅等洋鬼子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展,心情很舒爽。但是,战场上的炮声枪声彻夜未停!

到了二十七日早上,谈判在继续。上午,沙迅和红旗军都接到了一份情报。

昨夜,日本海军又倒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