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2)
周逢清先到行署招待所歇息,等候首长的接见。晚饭后,行署首长的勤务兵,将丘逢清和柳从风带到一个办公室。室里有二位一身戎装的首长,丘逢清和柳从风一进门就立正行军礼,朗声说:
“报告首长!丘逢清、柳从风前来报到。”
二位首长站起来回军礼。一位戴眼镜年约五十出头的瘦高个子,笑吟吟地说:
“你就是丘逢清,这位……”
“报告程参谋长!我就是丘逢清,他叫柳从风,我的助手。”
“你认识我?”
“是!在部队听过首长作报告。”
这位首长叫程德恭,原为天涯纵队司令部参谋长。这时,那位矮敦敦有点发福的四十多岁的首长笑着说:
“程德恭同志,现在是行署秘书长。我本人……”
“认识!纵队政治部主任萧辉同志。”丘逢清毕恭毕敬地说。
“萧辉同志现在是行署副主任。”程德恭笑着介绍。
二位首长亲切地分别同丘逢清和柳从风握手寒暄。面对原来纵队的首长如此随和,丘逢清和柳从风也不再拘谨。勤务兵送来一壶茶,在一张简陋的书台两旁相对而坐,气氛颇轻松地聊起来。程德恭先问丘逢清原属哪个部队,丘逢清正襟回答:
“二支队,三大队。”
“怪不得凌如泉同志提出要把你调来。”萧辉会心地笑笑。
抗日时期,天涯纵队有二个支队,二千多人。抗日胜利后,扩展到三个支队。解放前夕,虽然备受溃败南逃的国军正规军的不断征讨,一些意志薄弱者,纷纷当了逃兵或投诚变质,但天涯纵队还是不断的壮大,大批农村青年参加进来,后来纵队扩展到五个支队,六七千人之众。
天涯纵队的发展壮大,萧辉、程德恭和他们的政治部、参谋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他们经常深入各支队、大队作动员报告,和战士谈心,做思想鼓动工作;下农村,动员贫苦子弟参军。程德恭虽然一时记不起,丘逢清这个个子瘦小的大队长(其实,程德恭到丘逢清所在大队作报告时,丘逢清还只是个副中队长),但丘逢清的英雄事迹,已深深留在程德恭的记忆里。
这次见面,程德恭倍感亲切和高兴。程德恭对下属的和霭可亲,也给丘逢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老首长面前,丘逢清显得非常的谦恭,随陪的柳从风更是拘谨,正襟危坐,静听首长的讲话。
一会萧辉副主任有事走了,程德恭就和二位老部下聊起来:
“先说说你们在崖城剿匪的故事听听。”
丘逢清谦恭有礼地笑而不答,小地瞟了柳从风一眼。柳从风会意,就发挥他能言善辩的本领,滔滔不绝地为丘逢清吹嘘起来:
“丘队长英勇善战,是战斗英雄;丘队长头脑精明,布置周密,指挥有方,剿灭土匪,歼毙顽敌,立下大功,丘队长是位传奇的英雄人物。”
柳从风对丘逢清绘形绘声的吹捧恭维,程德恭并不表赞许或认同,始终只是面带笑容、静静地倾听;但对于丘逢清智抓珠崖“南霸天”黎伯轩一节,程德恭却很感兴趣,他插嘴问:
“逢清!你又怎看出黎伯轩不是普通的农民呢?”
“他一直低头不说话,开始我也不注意,办事员叫他签名,他说不识字,盖手印时,看到他手指尖细,脸色黧黑却很丰满,像是特意乔装打扮。再看他身上衣服虽破旧,却很不称身,把微微鼓起的肚腹裹得紧紧的。我就估到他一定不是一个普通农民。结果,一审问他就全招认了。”丘逢清说得轻描淡写,但他对黎伯轩如何酷刑逼供和肆意凌辱,他却只字不提。
程德恭微微笑,他很满意丘逢清头脑精明,心思细密,干革命就需要这样的青年干部,特别是解放后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大批这样能干的干部。程德恭又询问,丘逢清和凌如泉的关系。丘逢清认真地说:
第1章
恋耽美
正文第1章
\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