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2 / 2)
杨祥福家住寨门村,是个仅仅住有十多家原贫穷佃户的小村。他们多是从外地逃荒来的,靠租赁龙潭村、大寨村大户的农田耕种和为大户帮工维生。他们初来时,挨着大寨村外、龙滚沟边的一块坡地盖茅舍居住下来。这块坡地为大寨村华侨所有,家乡没有嫡系亲人管理,地方一霸龙荣,同意让他们在那里定居。后来竟有十来户人家搬来,就成为一个小自然村。
杨祥福的爸爸杨轩良,日治时带着老婆、大儿子和刚满十岁的祥福逃荒到此,当龙荣佃户,在寨门村落户。内战时凌如泉、丘逢清的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不敢贸然深入封建势力强大的龙潭、大寨这些大村发动群众,但寨门、潭口、小潭这些小村落的贫苦农民,却成为他们的堡垒户。有时他们甚至在他们家的牛栏或柴房过夜。寨门村紧靠龙滚沟,如发现敌情,泅过龙滚沟,就可迅速潜入大岭山林,再往七岭撤退。
杨轩良支持游击队,还不时为游击队送信、递情报。有一回丘逢清枪伤,凌如泉就安排他在杨轩良的柴房地洞养伤,避过日伪军的搜捕。解放前夕,龙荣带妻妾逃亡的情报也是杨轩良提供的。丘逢清从伏杀龙荣所截获的金银珠寳中,取出五个大洋,叫柳从风派人暗中送去杨轩良。新政权成立后,杨轩良任龙潭乡农会主席。杨轩良在支持解放大军战斗,在前线救护伤员时,曾被流弹击伤小腿。由于弹片尚嵌在骨子里,后来伤口并发,渐渐不良于行,他不但无法下地,也很少出门。农会主席一职,只好辞掉。
到杨家,杨轩良坐在家门口的矮凳上编箩筐,杨祥福老远就高声嚷叫:
“爸爸!丘队长、柳队长来看望你啦!”
当杨轩良抬起头来时,丘逢清和柳从风已趋到跟前。杨祥福进门拿出两张小板凳,搁在爸爸左右,丘逢清和柳从风客气几句坐下来。颜强打过招呼就和杨祥福进厨房去,帮忙杀山鴙做饭。杨祥福的妈妈和哥嫂下田,还未回来。
杨轩良左右手搭着丘逢清和柳从风的手,兴奋地说:
“丘队长,柳队长!你们都是好样的,当了英雄。”激情过后又凄苦地感叹说,“我已是废人一个,行动不便,再也不能为革命出力了!”
“老杨!你为革命立大功,群众会记住你,政府会照顾你。”丘逢清安慰地说。
“目前的清匪反霸,你还可继续为革命立功。”柳从风鼓励地说。
“今天,你们折腾了一天,捉到土匪特务了吗?捉到龙昆了吗?”杨轩良看到丘逢清和柳从风摇摇头,他接着冷冷地笑说:“你们这样敲锣打鼓地搜山,即使他们原先是躲在山里,闻到风声也早就蹓走了。”
“你看龙昆逃走,会不会入大岭山林呢?”丘逢清随口而问。
“我看未必。龙昆虽然过去和龙荣有点关连,但他出身贫穷,也没有多大罪恶和民愤,镇压反革命杀人,他就吓破了胆。捉他扣起来,就以为死定了,有机会自然会逃走。龙彪是不是回来,还没有人看见,硬说他走入七岭投靠龙彪,未必是真的。他这人胆子小,叫他躲在大岭山林中过一晚,恐怕他也没有胆量。”
“你看他可能躲在哪里呢?”柳从风紧紧追问。
“大概是他认为最可靠的人在窝藏他。”杨轩良分析说。“我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派民兵日夜监视他的家人,加强民兵夜间的巡逻,和在重要路口埋伏。他不管躲在哪里,都一定要设法和家里人联系。”
丘逢清和柳从风会意地齐齐点头。这时,龙英手提二三斤野猪肉走来,大叫杨祥福。当他看见丘逢清和柳从风都在这里,就止步笑着说:
“丘队长!柳队长!颜明队长叫二位队长回队部去吃饭,尝野猪肉。”
还不等丘逢清回话,杨轩良就抢着说:
“龙英!跟铁柱说,丘队长,柳队长今晚都在我这里吃饭。野鴙、野猪肉什么都有了,不必另外张罗。”
柳从风看看丘逢清,转回头就笑对龙英说:
“我们吃完饭,自己回去,你们辛苦了,好好吃一餐。”
龙英走后,丘逢清对杨轩良说:
“老杨!记忆里,我过去好像并不认识颜明。”
“颜明也就是铁柱,现在是十三区基干民兵副队长,龙潭乡民兵队长,你们一定要清楚他的过去和为人。他人怪机灵,有冲劲,但他心里想的、做的,有些我也摸不清。他这人可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颜明,绰号铁柱,出身于寨门村一个贫穷家庭,是龙荣的佃户。父亲颜求丰,一直当龙府的家庭厨师。他有一兄颜光,有嫂嫂和侄儿女。由于颜家农田少,有母亲和兄嫂打理,铁柱一直浪荡在外面混日子,无心农务。
第11章
恋耽美
正文第11章
\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