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1 / 2)
('\t\t\t雾中血路作者:寒云01
正文第41章
雾中血路作者:寒云01
第41章
“二十岁?我们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十多岁就参加革命了。”左腾敏锐地抓住话题大作文章。“刘书记不是说过吗,‘府海学联特务案’的特务,原来都是二十出头的学生。现在,在国内也揭出多椿特务案,设置色情陷阱的女特务,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妙龄娇娃。对这事我一时头脑不够清醒,是失职,更是右倾错误的苗头。”左腾抢着说,貌似检讨自己,实则火上加油。
李兴邦不作声,刘海山点点头。丘逢清又补充说:
“搞签名的除了学生,还有个别青年教师。”
“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但也更加明朗了。”左腾又借题发挥。“那些老反革命,因为自己身有屎,蛰伏不敢动,就唆使那些学生娃起来闹,个别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历史清白,也跟着签名,支持学生。他们最终目的,就是干扰破坏土改运动和肃特斗争。我们的敌人并没有睡觉呵!”
“我看,青年教师、学生中,很可能就有人被拉拢加入了特务组织,如果属实,问题就更加复什和严重了!”杨得时也插了一句。
“对!杨局长说得对。凡是当了特务都应该抓,不管是教师或学生。该抓就抓,该杀就杀。我回去要着紧抓一抓。”左腾义不容辞。
刘海山笑笑,摇了摇头,阻止激动的左腾。他说:
“土改是当前全区的中心任务,左腾同志的责任重大,一定要全面亲抓全十三区农村的土改工作。肃特剿匪的工作,仍然由丘逢清同志全权负责。珠溪中学已揭开特务案的盖子,丘逢清同志要一手抓到底。人手不够时,左腾同志可从土改队中抽调有能力的同志,协助丘逢清。”
“珠溪中学特务案,目前由我的助手柳从风同志和‘妇女情报组’组长林绮梦同志直接来抓,我还要抓十三区广大农村的肃特工作,以配合左腾队长的土改工作。”丘逢清胸有成竹,阻止了左腾把手伸过来。
“这样很好!分工合作,一定可以把工作做好。”刘海山大表赞许。
“珠溪中学抓了部分教师,正常教学将会出现困难,必须补充教师。”李兴邦提醒刘书记。
刘海山点点头,就对李兴邦说:
“李县长!你去找凌岸波同志,好好商量一下。肃清反革命份子和美蒋特务是头等大事,只有搞好了才能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各中学教师中,有些人比较老实,可以暂时使用;有些该抓该杀,就坚决镇压,绝不能手软。至于教师不够,可以从土改队员中抽调。”
左腾的推波助澜,刘海山的默许,珠溪中学“抓特务”将全面铺开,新一轮的腥风血雨即将降临,酝酿着一场更加悚目惊心的人间悲剧。正是:
伐柯授斧方针定,哪管花残枝叶凋。
圣殿从斯离背道,奇寃累累雨潇潇。
中卷杏坛蒙羞第十一章耿宗师教育兴国秽杏坛师长焚心
前一个阶段,周泰柏校长的良师益友、行署文教处处长吴干桐病重,他亲赴海椰城探望。吴干桐和周泰柏是中学时至为深交的同学。周泰柏读北京大学,吴干桐就参加地下革命,当中小学教师,掩饰身份。一个较长时间里,他们各奔东西,没有联系。解放前夕,吴干桐探知,周泰柏在广州湾某中学任教,他就设法和他取得联系。吴干桐还安排一些革命青年,到周泰柏任教的学校读书,为革命培养人才。解放后,吴干桐当行署文教处处长,就千方百计将周泰柏调回家乡,委他以珠溪中学校长之重任。在吴干桐眼中,周泰柏是位耿直、爱国、有才华的教育家。
周泰柏得到吴干桐的器重,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毅然接受吴干桐的邀请,出任珠溪中学校长。当时,吴干桐曾歉意地说:
“泰柏兄!真委屈你了,珠溪中学的教学设备,都比你在广州湾那间中学的条件差,学校资源也很不足。”
“干桐兄!我任教的中学一直得到天主教教会的资助,条件自然比较好。但这里是家乡,教的是家乡的子弟,条件差我也乐意。我们大昌县,向来是文化之乡,我自然也希望为培育、造就家乡的人才,贡献绵力。”周泰柏坦诚地说,“干桐兄!你信得过我,无论条件多差,我也要把珠溪中学办好。”
周泰柏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所表露的忠心赤诚和无私奉献,吴干桐很感动。他说:“泰柏兄!只要我干桐一天在其位,我就坚决支持你。”
在行署,周泰柏还有一位老朋友,就是同为北大出身的程德恭。周泰柏和程德恭本来并不认识,经吴干桐介绍,后成为挚友。程德恭离开北大后,曾赴延安,后派回南方局,再辗转回南琼,在海椰市中学当教师。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后得到一位在国军中任要职的姓龙同学相救,获释后才参加天涯纵队。解放后,任南琼行署秘书长。
周泰柏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却淡泊于军政生涯,全心全意献身于教育事业。正因为这一点共通性,令周泰柏和当教师出身的吴干桐和程德恭,保持长久之友谊,博得他们对他的无比尊敬和器重。
吴干桐患病,周泰柏专程去探望。病榻前,程德恭、周泰柏、吴干桐经常在一起交谈。吴干桐弥留之际,仍跟他们谆谆谈及教育兴国的心愿。吴干桐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