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1 / 2)
('\t\t\t雾中血路作者:寒云01
正文第88章
雾中血路作者:寒云01
第88章
说得多么轻松,周泰柏经历了几度死去活来,现在随时都会拉出去枪毙,他碰到的只是“麻烦事”吗?周泰柏一身系十三区人民的荣辱,珠溪中学多少条人命之生死,他周泰柏之事,只是县公安和司法部门之事吗?你们身为行署大官,就可超然置身事外,而无动于衷吗?
周泰柏揣摸吴之思的话意和审视刘敏的神态,以及这次会面之气氛,在打官腔之背后,他们并不是不管周泰柏之事,而是在插手。吴之思之背后,程德恭一定在更深地介入。看吴之思气定神闲,说明事情有了明显之转机。不然,一个行署高官,纡尊降贵来和一个死囚奢谈什么“教育大计”呢!说谈教育大计,事实就是给他传递一个向好的讯息。至此,周泰柏的心情也松驰下来。他抬头看看吴之思,抛开敌对的情绪,苦涩地笑起来。
对于周泰柏,一说“教育”他的精神就抖擞起来,几乎忘记了他是个“死囚”。孔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周泰柏就是这么一个孔孟信徒。毕生为教育事业,沤心沥血,费尽心机,一说教育,实时牵动他全身的神经,千言万语一下涌上心头,一下跃跃欲试,仅仅是严峻的现实教训,才把他心中一股冲动,按压下来。迂腐乎?贞诚乎?可敬!可叹!
“来!我们喝茶!”吴之思举杯相请。
“吴处长!今天找周某到底为何事呢?”周泰柏笑着问。
“哈哈!周校长!我是管教育的,程秘书长说过,谈教育一定要找周校长,周校长对教育兴国有一套真知灼见。他对你教育兴国的理念,非常钦佩,我这次顺道来访,也可算是程秘书长之意。”吴之思朗爽地笑。他虽然没有直接吐露他的真正意图,但潜台词也就很明显的了。
气氛宽松,好像是朋友聚会,根本不是高官和囚犯之谈话。此时,坐在一旁不苟言笑的刘敏开口了:
“吴处长既然叫你谈,你就谈,其他事情,今天都不谈。”
刘敏说话的态度,也难得一见的温和,并且定了谈话的内容,谈“教育”已定为这次会面的主调。
周泰柏何等聪明,吴之思的到来,一定是程德恭授意。吴之思避开他的案情不提,说明他的寃案,还未到最后昭雪的阶段,程德恭一定还有他的难处。程德恭不过是名行署秘书长,要解决他周泰柏如此重大的“特务”案,不但要得到行署主要领导的同意,省委的授权,甚至还要惊动中央,呈报中央,这就需要时间。不过,吴之思的潜台词,已明白告诉他,解决他的寃案,已有了很大的转机。
吴之思依然态度祥和,他又诚恳地说:
“刚刚解放二三年,百业待兴,许多事情还不上轨道,有些事情还在摸索着前进,难免也有失误。教育上,问题就很多。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培训干部也供不应求,一定要加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学这一环很重要,是吗?”吴之思以商量的口吻对周泰柏说。
吴之思的诚恳态度,几句话就触动了周泰柏的神经闸口,他忘记了自己待罪之身,如何办好教育,是他平生之最大抱负和崇高理念,触动了他这一条神经,他就不可自主地信口说来:
“中学一定要进一步发展,初中要扩班,每个县都要逐渐多办高中班。国家经济好转,还要普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国家的长远教育目标。”周泰柏平心静气地把他多次和程德恭说过的观点,坦率地提出来。
“大学毕业生不够用,师资问题最头痛。”吴之思提出他的忧心。
“师资问题确是大问题,善待、利用现有师资才是当务之急。”周泰柏顺着吴之思的话题,说出他固执的观点。
吴之思明白周泰柏话下之意,但是土改、镇反、清理阶级队伍乃当前之国策;利用旧知识分子为新政权服务,但不能超越底线,这是症结之所在,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吴之思坦诚地说:
“调动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很重要,但以不违背国家当前的政策为前提。老知识分子,一定要进行思想改造,才能适应新的形势。”
“知识分子,人人都要思想改造,但知识分子,人人都很执着起码的人格尊严。你要他们爱国,国家也要爱护他们。”周泰柏淡淡一笑。
“爱国是每个人的天职,不能提个人条件,为建立新中国,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壮烈牺牲,他们向国家要了什么呢?”刘敏是从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干部,听了周泰柏之话,顿时冒火,他不客气地反驳周泰柏。其实他没有分管十三区案件,目前情势的变化,他也不甚了了。
刘敏几句话,就把整个祥和的会面气氛,搞得紧张起来。吴之思赶快“哈哈”打圆场:
“好!今天就谈到这里。今后有机会我们再谈。”
当公安员将周泰柏带出去时,背后传来吴之思对刘敏的说话:
“老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迂腐,固执。”
吴之思知道,目前周泰柏的心意结,一时无法解开,而他目前也不能向他透露更多的讯息。程德恭在为珠溪中学“特务案”,为拯救周泰柏等一众师生生命,在努力汇证,进行翻案。在事情没有最后结论前,他派吴之思来安抚周泰柏,他嘱咐吴之思不要将实情吐露,委婉地给周泰柏一个启示,他是会明白的。不知内情的刘敏,一句话就把话题弄僵了,但吴之思还很满意,他向周泰柏传递的讯息,相信周泰柏已经完全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