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赵佶认输,如此恩宠,古往今来第一人】(2 / 2)

加入书签

武松一边念叨着,赵佶提笔,用的却是瘦金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赵佶笔锋回转。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

赵佶忍不住赞叹了起来。

整首诗题下来,一气呵成。

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武松特别喜欢这首诗。

赵佶,却也是万分的喜欢。

细细品读其中内容更是不得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赵佶一字一句的不断默念着,样子像极了之前还没有结识武松的时候,看到他的科举卷子,那个时候武松的诗句就让他读来久久不能忘怀...

什么圣人言、名家诗篇,赵佶都读了不下百遍。

可是,现在赵佶却是发现,武松这个家伙,那是真的太优秀了。

和武松的题词一对比,赵佶更觉得自己的诗词无法相提并论。

尤其是武松所写的最后一句:“都付笑谈中。”

武松的题词里面有两个空字,可是真的都是“空”吗?

赵佶知道,那些空才是充实,若什么都是一贯的空,那就毫无意义,只有经历大起大落,沉沉浮浮,从繁华到寂寞,由昌盛到凋敝,才能领略什么是真正的“空”。

人的一生,你穷也好,达也罢,你得到的、你失去的,都将在生命消亡的同时烟消云散。

所以,只要有一壶浊酒,有几个知已,人生足矣。

赵佶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可以说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武松的诗句,总是能让他感觉到遗世独立的洒脱感。

所以写下来也是畅快淋漓。

他将诗句细细品读了一番后,又是一顿赞叹:“原本画就已经出神入化,再配上朕的炉火纯青的书法,此画,必定可以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1.9“陛下谦虚了,依臣之见,陛下的瑞鹤图,也将是流传千古的画作,陛下不必过谦。

赵佶却是笑了笑,而后缓缓地开口道:“这次比试,是朕输了,你这一份词,却是胜过了朕的瑞鹤图!”

武松道:“陛下,这词却是陛下写的!”

“虽然说是朕写的!”

赵佶摇了摇头,而后缓缓的开口道:“你的行书,不亚于朕,输了便是输了,朕没什么好说的,之前你我之间打赌,朕输了,便要给你升官,如今你是四品,朕,提拔你为一品大员,如今,这朝堂当中,你可有想要的职务,你来挑,朕给你!”

杨戳却是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

如此恩宠。

武松可以算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