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8章内政部,枢密院分庭抗礼!(2 / 2)
但是,武松的策略则是十分的明确,要考核,要核验,甚至针对你的政绩做出了十分细化的标准。
人口增长,粮食产量,还有就是当地经济的提升。
这些东西说出来,反倒是让满朝文武直犯嘀咕,因为这些东西,他们也是听不懂的。
比起范仲淹还要更进一步。
总之,武松的还是明确了,北方所有的官吏都是不准向朝廷申请恩荫名额。
所有的官僚都是从内政部出来。
而且……
比起大宋朝的待遇,那可是要差远了。
同样都是五品知府,南方的知府还有田产,免税的土地,但是,燕云十六州就只有俸禄可以拿。
差距,这就出来了。
似乎是北人天生低人一等。
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一个问题。
北人都不是科举出来的,而是政务员体系出来的。
武松的要求就很简单,最多制度保证你来养老,让你颐养天年,你想要做人上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至此,朝堂几乎是一分为二。
一个是内政部,主要是任免燕云十六州和北方的名额,另一边就是枢密院,主要还是任免南方的官吏。
一个是政务员体系,另一个就是科举体系。
政务员体系很简单,通过考核,加入北方党,然后,从最基础的政员开始做起,然后,条件优异者,送到内政部来学习,再来委任一方,内政部权力直接得到了扩充,最高可以任命五品官员。
自然,这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无数的御史言官张口就骂。
各种引经据典,真的要是引入这个政务员体系,只怕是天下大乱。
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就是正统,不能随便更改。
我们南方人如何就不能治理北方?
之前,那只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而已。
一时之间,大有一种恨不得联起手来解决掉武松的气势。
不过,这件事儿,却是武松跟蔡京谈妥了,如今蔡京掌管枢密院,地位自然也是非600同小可,只要蔡京不反对,枢密院基本上就是被摆平了的。
蔡京手中有把柄,也是不得不屈服于武松。
而另外一方面。
赵佶也是支持武松的
按照之前南人治理燕云十六州的这个架势,只怕是整个燕云十六州还是要引起更大的动乱。
所以,赵佶也是很清楚,必须要支持武松。
燕云十六州,这就是自己脑袋上的皇冠。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燕云十六州的皇冠坠落。
枢密院这里通过。
门下省自然是无话可说,如此一来,枢密院也就是同意,内政部的权力提高。
日后,只要是内政部的官吏,全都是可以算作是武松一党。
没有武松,他们是很难在朝堂之上立足的。
他们是一步一步升上来的,虽然不算是武松的门生,可是身上却是打上了武松的烙印,无法脱掉。
“今日朝堂议事!”
赵佶缓缓的开口道:“已经是下了定论,新政势不可挡,为大宋江山千秋社稷,朕,支持新政,这新政从燕云十六州开始试点,若是可以,便是推广,若是不可以,便不推广,又如何?好了,退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