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1 / 2)

加入书签

('\t\t\t插队在黄土高坡作者:就是一俗人

正文第30章

插队在黄土高坡作者:就是一俗人

第30章

田新雨不吱声了,他不明白,粉坊的白净汉子怎么知道自己让油坊班头算计了呢?那个白净汉子漏完一瓢粉,搬个凳子坐下,自我介绍说:“我就是粉坊的头,叫会昌,我没运来点子多,又没他点子坏,他油坊有油水,有句话说什么,水泼不进去,针扎不进去,他油坊几个人,都是亲戚,抱得紧呢,别人根本进不去油坊。”

“为甚?”田新雨问。

“为甚?为偷点油吹,出多少油,他说了算,别人能说甚?小队长根旺管不了他,全村榨油技术就他会了,别人不会呀,他弄点油,你又能咋办。哎,离开他毬地方,也好,来我这,没甚油水,只是有些白薯山药粉,不值个钱,来这儿,就下点力巴。”

田新雨开始在粉坊干上了,他先从擦薯条丝开始,把红薯,山药蛋洗净后,放到一个大擦子前,擦子就是一块铁板上面用钉子钉好多眼,然后拿洗净的红薯,山药蛋在上面擦,背面便擦出好多细细的丝,把丝放到清水里,淀粉便浸出来了,把浸过的丝用石锤再咋一阵,再浸,余下的丝,便第二次浸到水中,待水沉淀后,淀粉便沉在底下,上面清水,把清水倒掉,淀粉便出来了,把这样的淀粉泥捞到一个缸里,酵个几天,再揉揉,便能漏粉了。

田新雨到粉坊十来天了,一直都和几个伙计擦土豆和红薯丝,老大没趣,便经常凑到淀粉缸前想捞坨淀粉块揉揉,可是淀粉缸排列着十几口,他不知捞哪个缸里的淀粉,他正要把手伸进第一个缸捞淀粉时,粉坊头会昌看见了,一巴掌打在他胳膊上说:“别瞎动,这可不是乱捞的,你得看哪缸的粉能用了,才能捞,不能用,不是瞎捞?”

“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粉坊的最有技术的活是看缸,就是把粉的能漏粉,漏好粉,这看缸的人,一天挣十分。”

“你一天挣几分?”田新雨问。

“我一天十二分,其他伙计有十分的,有九分的。”

上第二十九章乡情

田新雨不说话了。[!!!!!!]又过了半月,田新雨被提拔到可以揉淀粉团了,他按着缸师傅的指示,从缸中把湿淀粉捞出来,堆到案板上,挽起胳膊,像和面似地揉,好一大挖,足有二十来斤他要不停地揉,像抱着个孩子似的,但是又不能抱在胸前,用硬力不行,力小又揉不动,揉淀粉团,他摸索了七都请过个别知青到家里做客。

一是看知青从北京来这黄土高原,吃不饱,穿不暖,离父母又远,怪可怜的。另外,北京知青过春节时,都帮当地老乡捎带了一些东西,作为感谢,他们请知青到家里吃顿饭,表示谢意。还有,一块劳动日子长了,多少也有些感情,请知青到家中吃顿饭,也是把关系走近走近的意思。

二小队根旺请二小队知青到家中作客,他没请小队里的女知青,男知青也只请了两人,只请了田新雨和许加添,同队的男知青管同都没有请。

田新雨和许加添看看日头快到正中了,估计也十一点多了,便抻抻褂子,掸掸裤子,像模像样地走到二小队长根旺的家。

根旺的家在村子的东面,院墙挺高,门洞不小,两个大木门虚掩着,田新雨和许加添走到门前,许加添见大门虚掩,想推门而入,田新雨忙制止道:“不行,咱们得敲敲门,别让人说咱北京来的没礼貌。”说着,啪啪扣了几下左边门上那个大大的黑的铁环。

“是谁?”院里传出一个女人问讯声,随着问讯声,一阵脚步声向大门走来,门开了,一个十六七的姑娘出现门内。

许加添一看,是和自己一块地里劳动的大萍。知道是二小队长大闺女,便道:“你爸在不?”

“他打酒去了,一会儿回来,你两个进屋?”二人随着大萍进了院。院子挺大,五间北房,东房西房都没有,干干净净,地上只栽着七八株攻博粗的果树,有梨,有苹果,还有沙果,花季刚过,树上零星还有一两朵粉的,红的,白的没落的小花,和尖尖的圆圆的绿绿的新叶。房子虽是干打垒的,但正面窗户门一面,都贴着一层青砖,玻璃也擦的透亮,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田新雨和许加添刚要进屋,院门传来咚咚脚步声,二人回头一看,见二小队长根旺来了,他个子高大,一米八多再加上肩宽,脸上又是络腮胡子,虽然穿着一件自做的黑棉袄,仍能显出彪形大汉的体形,他手里提着个五斤装的白色塑料桶,一见田新雨和许加添要进屋,忙抬起胳膊说:“屋里坐,屋里坐啊。”

田新雨和许加添进了屋,他们掀帘进了堂屋连着的东屋,东屋的炕上早已摆上小方桌。桌上摆放几道小菜:有粉条,洋白菜焯过用辣椒拌的一盘,有土豆丝一盘,有炒鸡蛋一盘,有菠菜炒鸡蛋一盘,另一盘就是腌杏仁。

小桌不大,放的满满的,在小桌的三面,放着三个小酒盅,三盅一两的酒盅,半圆的白白的,看着挺起好玩,在小桌没放酒盅的一面,放着个不大的酱紫色的磁盆,磁盆里放着一个喇叭口,细脖大肚灰白色的锡壶,说是锡壶,也跟杯子状差不多,没壶嘴,口大脖细,肚大的一个杯子形状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