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临别留信又挖井(2 / 2)

加入书签

送信的人喘着,说完这一句话,又咳嗽起来。

朱标一看有漆封,不敢耽搁,立即找来自己的印比对一下,确认是真的,再拆开,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洪武五年山东旱。

朱标闭眼睛,过了几息睁开,再看,还是那七个字,没变。

为什么?我大明百姓已经够苦的了,去年干旱,今年更多的地方旱,明年山东又旱。

朱标难过,他已经确定,明年山东干旱跑不掉,下丘村的高人从来不说假话。

他深吸口气,转身找父皇,赶紧的吧!看看是否继续派人挖井。

朱标找到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正享受着冰盆的清凉。

历史上他夏天不会用冰降温,有文字记载: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说他在东阁办公,天热,汗水湿透衣服,换下来的衣服派人去洗。

现在没有东阁,还未建,南京皇宫建了很多年,一样样的建筑才修好。

不过此刻他用冰,不仅仅是他,其他地位够的人也用,这不是有钱嘛!

人家下丘村都用呢,说是不用冰的话,天热人会中暑,即便没倒下,热得头昏脑胀的也不利于做事和学习。

朱元璋知道后,觉得有道理,自己省那么点钱,耽误批题本。

相当于拿钱买效率,硝石又能重复使用,买,制好冰左右丞六部等地方送去。

标儿来了,是天热学习困?咱叫人多给你送冰过去。

朱元璋听到其他人喊殿下,抬头关切地说道。

多谢父皇关心,父皇,有大事。朱标来到近前,把信递上。

朱元璋抽出里面的纸条,看过后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一拍桌子:欺人太甚,怎能年年盯着我大明旱?

其他人吓一跳,却不敢出声,在旁边小心翼翼的。

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冰糖绿豆汤喝一口:标儿你也喝。

旁边宫女已经拿过来一碗绿豆汤,其实是绿豆水,加了冰糖和金银花。

朱标接过碗,喝一大口:父皇,须如今年干旱应对之法,提前于山东打井,眼下他们正有时间。

朱标了解山东的情况,那里种小麦,春小麦,等着收完,地就空着了,不像下丘村轮换着种,追肥。

对,来得及,立即挖,收完小麦继续挖,明年种的时候不怕旱。好啊!这信好!

朱元璋说完情绪又变好了,信来得太及时了,时间够用。

而且现在山东地区百姓正好种完了大豆高粱,并且已经浇完一遍水。

眼下算农闲,侍弄菜地织布什么的,不耽误挖井。

于是一群大臣被找来,朱元璋宣布山东派衙门按照去年别处的地方那样带百姓挖井,要快,一定在明年小麦种植前挖好。

一众人脸色变了,和去年一样?去年挖井今年可是用上了,那么多的地方,平均每亩只减产一两斗。

照此说来明年山东岂不是

大家心情很复杂,不知道该担忧,还是应该高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