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孙爱民的新想法(1 / 1)

加入书签

('

孙爱民跟孩子在家停留了一天,又匆匆赶回了马坊市。

孙爱华听孙爱民父子说了很多与罗老中医有关的事情,又燃起了希望,跟丈夫于庆祥商量之后,决定等两人学校都放假的时候,一起去马坊市看中医,毕竟两人还没迈进四十岁大关,若真能将不孕症治好,要孩子并不算太晚。

孙爱民父子与侄子孙琦、徒弟李海生返程的时候,两家老人大包小包地给准备了不少土特产,让几人带上了火车。

另外,孙爱民临走的时候,还将给酒店每月供调料粉的工作交给了两个哥哥。孙爱民大致算了算,除去原材料的成本,利润每个月有一千八左右。

原本孙爱民是打算全心全意投入到饭店经营中的,供应调料粉的事情就不再插手了,当然,赚的钱也都算两个哥哥家的。

但是孙爱国和孙爱军都不同意,最后经过商量,决定利润三家平分,每个月结算后,就直接把孙爱民应得的那份钱送到袁洁这里。

孙家老两口也觉得这样最妥当,说是“亲兄弟明算账”,免得以后因为钱的事情,让兄弟们闹得不愉快,伤了和气。

家中的事情,有袁家老父母跟住在附近的袁蕊照顾着,孙爱民倒是暂时不用太担心。回去的列车上,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大展拳脚的冲动,还在心中暗暗盘算着接下来的各种安排。

孙爱民给饭店取了一个很大众化的名字,叫“惠民饭店”,主打一个经济实惠,好吃不贵。

开业的第一周,孙爱民决定搞一个促销活动,这一周之内来饭店就餐的顾客,消费全部打八折,等到开业第二周的时候,优惠力度调整为九折。

过了这段时间,饭店在周围居民中有了一些知名度,便恢复原价,开始走上正轨。

罗家人自从吃过了孙爱民做的菜品之后,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还没一个月的时间,这家人的嘴都吃刁了。

等到孙爱民饭店开业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几乎全员出动,送上了大花篮,同时也顺利开了一桌,把没尝过的新菜品全都点了一遍。

吃饱喝足之后,虽然孙爱民一再强调不收钱,罗长耕还是执意结了账,说是讨个好彩头,开门红。

除此之外,罗家人还心照不宣地在熟人圈子里给孙爱民的饭店做宣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想要尝一尝让罗家人都赞不绝口的菜品到底是个啥滋味。

对于罗家的这份恩情,孙爱民铭记于心。他知道,罗家这是没把自己爷俩当外人,才会对自己的事情如此上心。

罗老太爷对孙勉这个小徒弟十分满意,不但学习态度端正,关键是人机灵,悟性高,各种中医药学知识一点就透,而且学过的知识都牢记于心,因此在传授孙勉本领方面十分用心。

为了让家族传承的那本宫廷药膳方早日重见天日,孙爱民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听袁洁说,在孙家将药膳方上交国家之后,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还有很多知名中医专家参与到了对其中收录的各种药膳的学习研究之中。

但是中医毕竟是在不断发展、改进、完善的,其中可能也存在一些漏洞。

若是能趁着罗老中医现在身子骨还硬朗,首先开展研究,会不会让这本药膳方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以他当前对罗家人的了解,都是心胸宽阔、胸怀大义之人,而且的确有真本事。

尤其是罗老中医,即便大儿子罗长耕已经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老中医,从医经验还是要比他老爹差上一截。

有时,罗长耕遇到了疑难杂症,自己拿不准主意,还要跟罗老中医来请教。

自从大力推广西医之后,真正有本事的老中医实在难得,很多人遇到了中医中的庸医,便认为中医不行,中医的口碑也被那些庸医败坏地不轻。

说实话,那本药膳方虽然是传家宝,但是也给家里带来了很多麻烦。而且不能让其重见天日,跟一堆废纸也没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何不将其交给自己信任又能力出众的罗老中医来研究呢?

他是去过罗老中医的书房的,其中收录了不少中医古籍的拓印本,即便已经九十多高龄,罗老中医还是致力于研究各种古籍验方,同时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做笔记、批注,让大儿子罗长耕代为整理。

而罗长耕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也相当于经历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

他想,与其让别有用心的人惦记,还不如将其交给有缘人。这样也算是孙家为社会做了一些贡献,同时也能尽快解决家人的一大心病。

儿子既然跟随罗老中医学习,今后那改进后的药膳方,必然也会经过儿子之手得到传承。这样也不算违背了秦家祖宗的遗训。

这件事,他也只是如此想一想,还需要在征得孙家其他人同意后,才能进一步执行。

喜欢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