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京都置产(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房子地处京都西南的金桂坊,据说这里原本有个金氏书塾,聚居此地的读书人很多,都是在此读书求学的。姓金的老先生教育出了很多优秀的学子,很多都考上了举人和进士,蟾宫折桂,于是这个坊子就被称为金桂坊了。

可惜许多年过去,金桂坊的学塾没落,没有了摘桂夺魁的书生,这里也不再金贵,住户大多是外地来京做生意的买卖人,他们还把正常的住宅样式改建成了前铺后院的形式,绵延下来的便都是做生意的殷实人家。

挂牌拍卖的宅子是曲家长子身边一个幕僚名下的,表面上是金银铺子,实际上是用来做内部联络的据点。

金银铺用火须得注意,所以这宅子两边前后四六不靠,用的都是不易燃的青砖黛瓦,院里有井,门外有渠,就是为了有个万一失火的时候,救火方便。

这宅子总体来说像是个杠铃,两端的店与宅面积大一点,中间是细长的院子。

这样的形状有点怪,且加上宅子主人是因为谋反出的事,旁边的人家都觉得晦气,也怕后续有麻烦,并不欲就近购买。

其他高门大户又看不上这样的布局,况且重新开铺子短时间内都要做好没生意的准备,也不乐意买。

还有另一样麻烦,金桂坊附近有穿越京城的白潮河的支流经过,官府最近有意加宽河道,届时金桂坊的宅子也要受影响。

这宅子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剩下了。

林青鹿却是很相中与河为邻的,这让她想起了虎泉镇。

加宽河道好说,反正她也不做金银铺子的生意,将四边的空地买下,就算被占用门前的地方,店铺和宅子也不会受影响,反而院子比原来大了。

于是她准备连带着往院子里引水,弄个池塘种荷花,搞个漂漂亮亮的花园子。

商人的住宅是有规制的,几间房几架梁进深多少都有明确规定,屋子有几间就够住了,作为华夏魂,主要是对种花种菜比较感兴趣。

其实官府那里也有郊外的别业,就是大户人家的别院什么的,地方宽敞不说,周边还有庄子,但是那个就没有居住在城中方便了。

毕竟京城美食来自南北各地,懒得出门吃还能叫“外卖”,实在太方便了。

有了银钱,改造住宅的事情就很容易了,林青鹿拜访了邻居们,并且在他们那里打听到了信誉和收益比较好的民间建筑队伍。

商人聚集地嘛,作为家属,各家的太太对这样关系到生活方面的消息知道的也特别多。

大家知道她要做琉璃和各种边角料的宝石或者玉石珠子的生意,心下都松了口气。

和原本房主的生意差不多,和他们不会形成竞争关系,这就好这就好。

等这位芳邻走后,各家夫人都查看了礼单,送的都是寻常拜访交际的点心尺头,没什么特别,倒是其中有个“什锦配珠锦囊”没有见过。

打开一看,是用各种颜色漂亮的珠子穿成的首饰,值钱的有珍珠玛瑙,不值钱的便是些彩石,用彩线编织成了各色花样,总价值不高,但是真真漂亮。

若是自家去买些珠子回来串成手串,不论送人还是自带,丰俭由己,再合适不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