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秦王的脸皮真是太薄啦(2 / 2)
朕要的是统一思想,是天下归心,因此有些事不得不去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朕要的是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否则朕也不会让淳于越来教导你。”
嬴政握拳的手紧了紧,言语间有些自嘲的轻笑:“说朕坑害他们,他们是那样的阳春白雪、不畏权贵,不遗余力的讥笑朕、抹黑朕也就罢了,朕还是心存着他们能够接受朕的理念的希望的。
可他们试图用他们的言语他们的影响来分裂大秦,朕也仅仅是将他们发配到偏远之地而已……”
你要朕饶过他们,可谁又来饶过朕的大秦?这句话嬴政并未说出口,七国的贵族不甘于他们的利益被剥削,从国中之国的君主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在大秦各地盘根错节,树大根深并不能完全铲除……
变革的太多又太过急切,种种隐患在自己生前便已经显露了出来,而等自己死后,世间便再无第二个始皇帝了……
这是第一次,嬴政在子女面前这般剖白,他一生都在经历背叛,又走在所有人的前面,从来不指望旁人能够理解自己,更不懂得如何与子女相处,也就不会向子女表达自己的想法理念。
只是重来一世,他发觉他是需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在他的百年之后还有继任者,能有替他将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人。
“朕把你派去蒙恬那并非是气你恼你,而是借这个时机让你去历练、去收买人心。
再者,咸阳城内因为立嗣一事明争暗斗不休,朕恐你为人暗害,你与蒙恬交好,你在他那朕也放心。
若来日有变故,那几十万大军便是你的倚仗。”嬴政转身俯视着他这个跪地叩首的儿子,“你的秉性太过仁善,在军营中那几年,你该明白何谓‘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治国亦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嬴政行至扶苏的面前蹲下身来,言语轻缓了许多:“扶苏……”
“那时候,朕死了。”嬴政的声音轻飘飘的,被揉碎了吹散在了风里,“朕死于沙丘宫中,死在东巡的途中,而非回到咸阳以后。
朕留下的诏书是: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立扶苏为嗣。”
而其余的细节自不必再说,扶苏宽仁,但并非庸才,他自然理得清其中的原委。
扶苏身躯颤动着,不住地叩首,却早已泣不成声。
都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自己的父皇不同,他先是皇帝再是人父,待自己的母亲待自己都是那般的冷淡,他的心中只有他的江山社稷,他的千秋霸业,又哪有私情?
父皇一统四海,至此天下归心,这是多少代先祖都没能做到的事?自己又怎么会不钦佩敬仰?
子女对父母的濡慕是天性使然,只是父皇离得自己太远,他们的感情“生疏”,也就从未理解过父皇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一个不会表达,一个从他人那里的所听所见又过于斑驳,到了后来也就只剩下了争锋相对。
所有的怨怼、不甘、疑问在这一刻弥散,或许他们的政见依旧会有不同,但会试着去认识这个自己从未了解过的父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扶苏声音微颤,沾染着哭腔:“父皇,儿臣有罪,儿臣……”
嬴政轻叹了一声,他竟不知自己的这番话会给对方带来这样大的触动,抬手阻止了对方叩首的动作:“往事已矣,你不必介怀。”
嬴政将手巾递给了对方:“多大的人了,还哭。”
扶苏接过手巾起身拭泪:“劳父皇费心。”
赵政憋了半晌,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啊呀呀,你这爹怎么当的,就算人家一百岁了,也还是你儿子啊。”
嬴政起身坐了回去,又听得赵政在他心中继续胡说八道:“不过话说回来,皇帝陛下,在寡人的影响下你有所进步嘛。”
或许吧,他不擅长表达,特别是在感情这一方面,也只有在另一个自己面前才可以肆无忌惮且无所顾忌,或许还真是在少年赵政的影响下,才能够在今日说出这样一番话。
于是嬴政回以了一句:“王上的脸皮当真是令朕敬服。”
赵政“谦虚”道:“彼此彼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