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以免张香涛会错了意(1 / 2)

加入书签

第352章 以免张香涛会错了意

慈禧不顾载漪和荣禄二人目瞪口呆的表情,虽然神色依旧波澜不惊,可脸上还是隐隐露出些许得意之色。

“此外还要告诉张香涛,哀家可不想看到洋人打进京城这样的事情,在他的治下再次发生。”

“哀家可是记得清楚着呢,除了这一次对于列强联军,张香涛可是一直就是大清朝野最大的主战派,他心气高傲,总想着要在湖广练出一支一等一的强军,同北洋的军队别别苗头,只是他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哀家就给他一个机会,虽然北洋的军队不堪,可滕兴甫也是出身北洋一系,前锋军就是榜样,就看他张香涛的手段有多高了。”

“哀家这一次就成全他,要他在最短时间内,在湖广也给朝廷练出一支与前锋军一样的、足可与列强军队一战的新军来。”

“仲华,你也要提醒张香涛一下,朝野上下可都在看着他呢。”

慈禧喝口茶盏中的水,缓了缓又说道。

“都说咱大清现在有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和左宗棠誉冠朝野,自不需多说,李少荃虽在甲午年略有亏缺,可也还当得起这个称谓”

“他张香涛声震朝野,总不要给滕兴甫比了下去,那样,他的中兴名臣才实至名归。”

“如果他张香涛有需要,哀家可以要滕兴甫不为一己之私,为他提供任何所需帮助,以助他早达夙愿。”

“仲华,还有,你须记得,你给张香涛的信里,哀家的意思要尽可能原话转述,以免张香涛会错了意。”

慈禧突如其来的话,让载漪和荣禄都不由大吃一惊,迁都一事已经议过,慈禧也同意不会迁都,为何在此时不仅突然重提此事,而且还语气坚决,恨不得即刻就迁去湖北。

两人都想到了可能问题就出在滕毓藻的密折上面,可鉴于慈禧已经将密折烧毁,就是摆明了不愿让人知悉其内容。

可迁都事关重大,至少这银子起来,就要如同流水一般,这个近乎无底洞的费,哪里是现在这个大清所能承受的起的。

而且,让两人大为不解的是。

虽说迁都一事,还要完全指望身为湖广总督方张之洞,可慈禧又对张之洞一番夹枪带棒的言辞,即便说是贬损张之洞,也不为过,张之洞这样的人,可是最爱惜自身羽毛的,怎容得下被人如此轻慢!

难道慈禧就不担心张之洞恼羞成怒,在迁都一事上拖延怠慢。

还有,被慈禧如此这般一说,张之洞即便在清冷孤傲,可也未必敢和滕毓藻的前锋军别苗头,这样一来,湖广的新军又如何能练成!

两人都有阻止慈禧迁都之意,可有感觉摸不清慈禧的心思,因此二人又都不愿由自己来说,而是都想要对方来劝说忽发奇想的慈禧。

只是在二人对视一眼后,都打消了主意,因为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理解了对方的心思。

四天后的下午,武昌湖广总督衙门。

此时已是十月,正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的时节。

此时,武昌的高温时节早已过去,现在的气温已经变得十分怡人。

可虽然如此,刚刚从高温盛夏中渡过来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依旧习惯于午后在后园修身亭内,一边纳凉,一边处理公事。

张之洞每当有烦心事,更都会来到这里独坐。

这里一来可以在绿树浓荫中享受微风轻柔的吹拂,让烦躁的思绪迅速得以平复。

二来,张之洞认为,在这里仰望辽远空旷、净如水洗的高天白云,会让他的心胸思维有豁然为之开朗的妙处。

今日,张之洞午饭一过,就早早来到修身厅内,让仆人在亭中挂上一幅他自己亲手书就的一副楹联后,赶走仆人,就一个人留在亭内。

张之洞在修身亭内,时而驻足长久观看着楹联上的字迹。

时而,又来到亭内早已摆放好的书案后,在案上堆积如山的各地报纸,甚至装在木匣中的来往公文以及电报中,搜寻翻找出他需要的东西,而且一看就是半天。

偶尔,又会走到亭前石阶之上,抬头仰望高天白云,似乎是在观赏着云卷云舒,这一望又会是好一会功夫。

张之洞脸上的神色也很是多变,时而双眉紧促,时而忧思满面,时而又似乎看到了什么希望,变得神采奕奕,兴致勃勃起来。

就在张之洞再次驻足于那副楹联之前时,随着一阵窸窣的脚步声传来,张之洞转头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