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争相把汤送(1 / 2)

加入书签

<p style="font-size:16px">景sE翠绿,雀啼虫鸣。

正是近晌午的时候,皇帝下了早朝便在潜心殿处理朝政。

这会儿刘尚书还在此处与裴元熙商议着殿试一事。

“陛下,按照历届举办规制,第一步为策问,会员们当即写下答案,第二步为cH0U问,最后抉择出您心目中的前三名即可。”刘尚书如是解释道。

坐在案前的年轻nV子点了点头,面上有些纠结。

裴元熙的面前摆的都是往届的策问试题,大都集中于政治经济类,选用题材也大都来自《平天下策》、《治民策》等。

大安朝如今风调雨顺,除去北境时常遭受异族侵扰之外,境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并无大问题。

若她参考先帝们设计的策问,考生们或许早有应对之策,并不能保证择出真正有新意灵活的人才。

于是嘉熙帝深思熟虑,终于在纸上写下一道字数简短的策问之题。

笔端起波澜、落墨有香散,字迹矫若惊龙,遒劲妍逸,所谓字如其人,裴元熙看着那墨迹还未g透的题目,满意地笑了。

nV子虽容貌清丽,从字中却不难看出她暗藏锋芒,是个心细胆大之人。

站在一旁的刘尚书瞥见了上面的试题,又很快低下头。陛下给的问题很是尖锐,若是保守应对,怕是不能使之眼前一亮,但若要铤而走险,却也容易踩中帝王的雷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幸好她已经老了,当年面试没有遇上嘉熙帝......默默为今年的应试者们抹把冷汗。

“刘卿,你觉得这个题目如何?”年轻nV子吹了吹上面的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考生们的回答。

刘尚书被点名,身子抖了一下,她m0了m0鼻头,颇为老道地吹捧道:“陛下当真是年少英才,试题另辟蹊径又极富内涵,想必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人便是陛下需要的人才了。”

裴元熙笑得更加真切了,不过又存了一份顾虑,“这个问题会不会太难......”

“怎么会呢。”刘尚书立马回道,语气里藏着不易被人察觉的幸灾乐祸,“若是我们这些老臣,难免要顾虑陛下的心情,但考生们大都为年轻气盛之辈,说不定他们的回答更直戳要害,更有价值。”

是这个道理......

“不错,还是刘尚书有大智。”嘉熙帝深感认同,毫不犹豫地称赞了官服nV人。

被皇帝称赞的刘尚书讪讪一笑。

这时大g0ngnV嫦青提着一紫木食盒放在小桌几上,凑到年轻nV子身旁说道:“陛下,沈修仪送来了药膳,说是亲手烹制的,希望陛下能尝尝合不合您的口味。”

裴元熙面露疑惑,“沈修仪?”

嫦青的话卡在喉间不知该怎么解释,大抵是猜到皇帝对此人没有任何印象,“是太后殿下为您择的皇夫,不过沈修仪知晓陛下在忙政务,留下药膳便离开了。”

闻言,她也没有再过问,只是淡淡道:“嗯,先放一边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