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绪(1 / 1)
('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太阳逐渐落下,海边的海水开始变得不再温暖时,杨三生手里则提着一个小麻袋,快速的往家的方向跑去。
“娘亲!”
推开屋门,杨三生就迫不及待的喊道
“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刚说完话,杨三生就举起手里的小麻袋,一脸兴奋的朝着自己的母亲,陈氏走去。
此时陈氏正坐在床头缝补衣物,桌子上的油灯也在杨三生刚刚进屋时被门外的海风吹得左右摇晃,仿佛快要熄灭似的。
好在随着杨三生关上了屋门,油灯又迅速的恢复了原样,好似那曾经迷茫彷徨,如今却坚强的陈氏。
“看你高兴的样子,是不是今天又在哪里抓到好吃的鱼儿啦?”
陈氏放下手中的活计 ,慈爱的看着身高只有自己一半的儿子,并用手轻抚着儿子稚嫩的脸庞。
“娘,您看。”
杨三生言罢,打开手上的小麻袋,露出了一堆白晶晶的东西。
带着疑惑和惊异的目光,陈氏轻轻地用手指沾了点麻袋上那一小堆白晶晶的东西放入嘴中,顿时惊诧道“这是盐!而且还是精盐!”
随即陈氏就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杨三生说道
“三生啊,你是不是跑到官府的地界偷了这些精盐呀!?”
要知道,从古至今,盐铁都是官府的专利,只有官府才能买卖,只是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快速获取钱财,就把贩盐的专利给卖了出去,只有那些能买得起盐引的商人才能贩盐。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盐引已经不可能再被普通商人所购买。
只有那些背靠大家族或高官的豪商才能购买,其他人私贩盐可是重罪,搞不好还会满门抄斩。
虽说杨三生小小年纪也不可能贩私盐,但是偷盗精盐也不是什么小罪。
毕竟以他们家目前的状况,可赔偿不起这一小袋精盐,因此,看到杨三生拿出的精盐,陈氏才会格外的紧张。
“娘请放心,这些盐并不是孩儿偷窃所得,而是孩儿闲暇无事时,自己做的。”
杨三生看着明明才二十多岁,头发上却已经有不少白丝的母亲解释道。
其实杨三生心里很清楚,母亲年纪轻轻的就开始长白发就是因为长期缺盐的后果,再加上母亲生了自己后,体弱多病,更是需要盐的补充,因此,他才不得已开始着手自己制盐。
“你自己做的?!”
听闻自己这个才九岁的儿子居然会制盐,并且制作的盐还能达到精盐的水准,顿时惊为天人。
………………
为何一名九岁的孩童会制盐,这是因为,杨三生在心理年龄上并非是一名九岁的孩童,实际上,加上他现在的年纪,他的心理年龄差不多四十一岁了。
因为,此时此刻杨三生的灵魂并不是什么明朝人,而是一名现代人。
由于一场突发的意外,导致杨三生穿越到如今这个时代。
………………
刚开始的杨三生也是煎熬了很久很久,这才慢慢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一名生活在明朝末期的普通百姓。
前世还算熟读历史的杨三生知道,如今已是1625年,天启五年。
鞑子经过了1618年的抚顺清河之战、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1621年的浑河大战和目前正在进行的宁远之战(1624年-1627年),并且此战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炸死。
鞑子换上了更为狡诈的皇太极上位,更是加速了明朝灭亡,更何况,再过两年,也就是天启七年,天启皇帝朱由校就将驾崩。
随后,崇祯朱由检这个有名的勤奋、作死、刻薄寡恩的皇帝将会上位,把明朝最后的家底给败得一干二净。
好在他出生的地方在福建的中左所(厦门),并且这里在几十年内都不会属于鞑子的势力范围,直到1681年满清摧毁这里的城池,并占领中左所。
也就是说,杨三生可以在这里平安的活到65岁,前提是他不会被当地官府强制征兵去打仗或服劳役。
可杨三生真的就愿意在这个小渔村,艰难的生活几十年,然后等待满清占领厦门并且投降当一个顺民,全家老小还要留着那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吗?
想到这里,杨三生不自觉的摸了摸脑袋上满满的头发,自言自语道。
“辫子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毕竟脑袋秃了五分之四,冬天一到,脑袋可就遭殃了。”
“三生,你刚刚在说什么?”
听到杨三生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后,陈氏奇怪的问道。
“没什么,娘”
随口敷衍了精盐一事,陈氏也没继续追问,杨三生又道
“这些盐请娘亲一定要好生保管,我现在要去码头迎接父亲了。”
“嗯”
陈氏不自觉的紧了紧手里的这小袋精盐,点了点头。
………………
海边夜晚的海风总是那么冰凉,哪怕现在是盛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杨三生向着码头缓缓走去,今天是他父亲杨琮出海捕鱼归来的日子,算算日期,他父亲出海捕鱼也差不多快半个月了,今天也到了该返航的日子。
一路上,杨三生也在思考自己今后的道路,既然上苍让他重生在这个年代,那他也不能辜负了这一切,尽量用他自己所掌握的东西来改变一下历史,至少,不枉此生吧。
“父亲好像并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渔民,没有那种老实巴交的淳朴,身上隐约带着几分煞气。”
杨三生不禁想起去年有几个地痞流氓想要调戏母亲,被自己父亲的一声怒喝和眼神吓走的那一刻,父亲身上散发的那种危险的气息,应该不是普通的渔民所拥有的气势。
“看来得找个机会问问自己的父亲才行。”
挠了挠脑袋,还是有点不习惯脑袋上的束发,杨三生喃喃自语道。
……………………
PS:自从60多年前,明廷政治、军队腐败,沿海百姓民不聊生,日本就有一些由浪人组成的倭寇跑到沿海地区奸淫掳掠,烧杀抢夺。
其实,那时候所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本国沿海那些活不下去的渔民。
日本的那些浪人倭寇反倒还是少数,只不过倭寇抢夺的金银财宝和女人都需要一个庞大的销赃地,而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销赃地,因此,倭寇这个称呼也不算是给日本人乱扣的帽子。
喜欢凛冬长夜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凛冬长夜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