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入烘焙深似海,一直就是买买买(1 / 1)
('
会吃的人,对于任何美食,都一定有自己的理解。
特别是对餐饮店的评判标准,更是有点高。
只有能够抓住这些吃货的心,并且又能得到利润的餐饮店,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餐饮店门槛低就好经营,有好的手艺加上懂管理才是关键。
现在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是网上开店,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是服装。
如果是线下开店,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是开餐馆!
根据《华夏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去年餐饮行业相关企业注销、吊销达32.1万家。
也就是说,去年全国每2分钟,就有一家餐企倒闭。
那是不是餐饮最近几年就不能再做了呢?肯定不是!
民以食为天,虽然餐饮业受意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但我们国的情况,总体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都还不错。
再加上现在有些人,工作特别忙没时间做饭,有些人根本不太愿意在家里做饭的,人总归要吃饭,所以这个市场还是有的。
只不过,想要做好餐饮,创业不会踩坑,还真需要好好思量一下。
首先就是认知坑,就像是酒店大厨出身的周昌平。
刚开始他对开饭店是信心满满,认为凭借酒店大厨的菜品,一定可以打败周边其他同类型的特色菜馆。
餐馆开业后,他一天到晚都在后厨做菜品,但却忽略了店里的服务、营销等各方面的工作,最终开店半年只好关店止损。
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很多厨师创业就是开餐馆,觉得自己一定能做起来。
但实际上做厨师与开餐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
厨师只需要把菜做好就行了,但开餐馆当老板却不同。
老板不仅要管事诸如原料、菜品、服务、营销活动、环境卫生、财务等,还要管人。
像是厨师、服务员、顾客,都需要顾及到。
“你们几个在说什么呢?”
就在林非凡认真学习的时候,张廷武走了过来。
“哎吆,张老板啊,少见,您怎么有空来小广场这边视察?”林非凡笑呵呵的开玩笑道。
“这不还是沾了你的光?如果没有你上一次帮忙,我哪里能这么忙?”
玩笑着,林非凡却是知道,张廷武老板最近应该是没少赚。
有了他上一次提供的配方,在不夜城那边他最近也闯开了。
他用的是纯羊肉,加上还有一个好味道,比那些假羊肉稍微贵一点,反而更显得鹤立鸡群。
只要打开了局面,有了点名声,他的生意反而更好。
刚开始是略币驱逐良币,现在正好相反,良币又占据了上风。
毕竟他堂堂正正做生意,自然就比那些蝇营狗苟更加容易成功。
“小林,你就是厉害,我在这小广场干了二十年,才闯出现在的局面,而你才来几天?没法比啊!”
张廷武是真的感慨,因为林非凡的饭店即将开业,这样是瞒不住的。
林非凡受到奉承自然很高兴,但是他可不会飘。
“哪里,刚才还在跟老陈和老周学习开店的经验呢!”
说着,林非凡就把刚才得到的一些经验,跟张廷武分享了一下。
这自然不是好心帮着张廷武避坑,因为张廷武该踩的坑,原来肯定都踩过。
果然,林非凡稍微抛砖引玉,张廷武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你们刚才说的那些也算坑?只能说是基本经验,真正的坑你们还没有遇到过呢!”
“比如说呢?”林非凡笑着问道。
他提这个,就是想要获取一些经验,自然不介意跟张廷武吹吹牛。
张廷武也确实有经验,因为这小广场上的老板们,在周围街道上都有店面。
可以说,他们都是有着丰富开店经验的老手。
“其实,开店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想着走捷径,我原来就上过这个当,比如加盟连锁,这个绝对是坑。”
这个林非凡倒是知道,因为加盟肯定要收加盟费,一般这个是赚不回来的。
当然,林非凡身边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还是在大学的时候。
当时他的一个同学,也不知道听了谁的忽悠,选择了大学创业。
经过长时间的考察,按理说,这已经算是十分谨慎,但是最终还是落了个一地鸡毛。
当时他就选择了加盟,并且加盟的是某奶茶店。
但门店开业不到一周,加盟方就跑路了。
由于之前毫无餐饮经验,他只能选择闭店。
结果整套全新的设备包括制冰机、萃茶机、全自动封口机等被迫折价卖掉。
这就是中了人家的套路,主要还是以你的不专业,落入了人家专业的陷阱之中。
就算你再谨慎,最终也是同样的结果。
所以说,这一次算是项目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扎心和极端,但是也反应了当下加盟市场的乱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假排队,万单店(刷单)、0加盟费、明星代言”,这些套路让准备创业的小白们避之不及。
由于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创业小白极易中招。
有些创业小白,出于资金和风险的考虑,甚至选择山寨品牌加盟。
而一旦被骗,由于举证和诉讼的时间漫长,且花费大量精力,很多创业者只得无奈认栽,被迫选择花钱买教训。
“你们以为这就是坑了?加盟最坑的还有一个,就是选址。”
“十几年前,我就是听了别人的忽悠,选择了加盟一家连锁火锅店,当年火锅可是很流行的,什么小肥牛、小肥羊什么的,都十分出名,我也就心动了。”
“因为不懂行,所以就只能选择听人家的,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嘛!”
“这可好,到处都是坑,比如选址。”
“我当时就是在一个新的商场里,开了一家火锅店。”
“由于人气太差,仅仅不到两个月就关门了。”
“更绝望得是,只有不到一个月,这个商场也关门了。”
“当年这样上当受骗的人可不少,比如我知道的一位同行,做海鲜的,手艺很不错。”
“可惜,手艺再好,选址不对也白搭!”
这位海鲜菜厨师,光有十几年经验,菜品做的一流,但是做老板的经验一点也无。
没有做生意的经验,所以他就在人流量多的城中村,开了一家特色海鲜餐厅。
他认为这个地方人流量大、环境不错而且租金便宜,餐厅生意应该不会差。
但由于城中村多为打工族,消费水平不高。
而海鲜餐厅的定位比较高,结果并没有多少人去买单,后来这个餐厅不到三个月就关门了。
所以,开店选址是个大学问。
如果没有做充分深度的实地调研,掉坑是十有八九的事。
张廷武虽然选择了人流相对集中的商场,但是商场各方面人气都很差。
这导致商场的总体人流量并不大,有时一天可能都没有一桌顾客。
至于那位做海鲜的厨师,选址就更是不行。
他虽然是选在了人流量比较大的位置,但是目前顾客群体和他餐厅的定位并不相符,这也最终导致了他创业失败。
“选址选得好,开餐馆就成功了70%。”
“不信你去大街上看看,人流量大的地方,它周边的餐馆会经常换来换去吗?”
“在选址原则上,不要一味去选择那些租金低的垃圾位置!”
“现在开店,更是要抛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盲目自信,更不要被某些物业方忽悠成为炮灰。”
“餐饮的本质是流量,流量的保证是选址。”
林非凡若有所悟,他算是误打误撞碰了个正着。
他选的那座小楼,绝对是开店的好地方。
至于其他人选址,方法就多了,如果不靠运气,那就要靠数据。
这是杨成的经验之谈,因为他之前就听杨成说过,他开包子铺,选址就是用了高科技手段。
现在随着餐饮数字化的发展,市场上选址工具也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
可根据人群画像、热力图、消费偏好、交通、动线、竞品等不同维度的大数据,科学的帮助创业者进行选址,做到事半功倍。
“杨成是依靠大数据选址的。”林非凡道。
张廷武看着林非凡,嘿嘿一笑道:“其实,开店还有一个巨坑,知道是什么吗?就是合伙坑!”
看林非凡想要说什么,张廷武一摆手道:“经验之谈,你先听听。”
也是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张廷武几次创业都不算成功。
只不过,由于特殊原因,他是绝对不可能出去打工的,也不可能给别人打工。
所以始终不死心的他,有一天在一次宴会招待中,认识了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对他的厨艺赞不绝口,经常来他那半死不活的店里吃饭。
最终两人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吃饭喝酒。
后来张廷武的店终于歇业,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积累了一点资本之后,他再次决定创业。
而此时这个好朋友,立马表示愿意投资一起合伙。
商量过后,两人按照出资六四分。
开业后,张廷武干劲十足,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在他兢兢业业的操持下,店铺也很快有了起色。
由于合伙人出资较多,所以账目资金流水和供应链这块,都是由合伙人负责。
突然有一天,供货商和房东都找上门要钱了。
原来,合伙人已经拖欠了两个月的货款和租金。
张廷武立马联系合伙人,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没办法,最终数万元的欠款,都是他一个人扛了下来。
最后这次创业开的餐厅,因缺少资金运转,也只能关门停业。
这就是在国内合伙做生意的难处,很难长久合作。
这一次张廷武虽然找了合伙人,可以减轻资金压力和创业风险。
但是如果找到不靠谱的合伙人,那不是加分,而是减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最主要的是张廷武对那位朋友的了解,也仅限于吃饭喝酒中。
对于其人品素质都不甚了解,这样就冒然合作,吃亏是必然的。
“所以,要找合伙人,就一定能够知根知底,相互能够优势互补,这样创业成功的概率才会大。”
“听清楚,我说的是创业,如果不是创业,以后最好分的明白一点,绝对不能在财务上混淆,这是大忌。”
说到这里,张廷武不再多说。
有些事情,稍微提示一下就好。
只不过,张廷武根本就不知道,早在杨成开第一家分店,他们商量税收的时候,老杨就提醒过了。
之所以老杨不帮着继续兜底,就是因为要让他们财务划分清楚。
看林非凡听的认真,张廷武也不介意多说一点。
“其实,开店最重要的是房租和装修、设备。”
“说其他的坑,比如选址啊,加盟啊,这些小林你都没问题,但是房租这个你一定要注意。”
“房租有时候才是最大的坑!”
说到这里,张廷武的神情变得苦涩。
“我从十几年前开始干烧烤,那个时候生意就没有差过,但是,中间还是关门歇业了一段时间,知道为什么吗?”
当时他的烧烤店被迫关门了,原因并非经营不善,而是因为生意太好。
生意好了,而房东看到生意好就坐地起价。
续租的时房租翻倍,他无力承担高房租,只能选择关店。
这种事情,在原来的时候,想必很多老餐饮人都碰到过。
看到租户生意好,房东就坐地起价涨房租,甚至赶走租户自己干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不仅是个人房东,有些购物商场也是房租逐年上涨。
尤其是三年之前,当时还没有意外,让经济开始下滑。
那个时候经济好,所以年年涨房租是餐饮业的常态。
而房租的高涨,严重吞噬了餐饮行业的利润。
对于餐饮创业者来说,即需要把房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要在签署合同时,对于租金缴纳方式、续租、涨幅、押金等条款有明确的规定。
这样可以用以约束房东,维护好自身利益。
林非凡早就知道这种情况,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特别做了长期约定。
再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租房市场的风向也有点变化,他倒是不害怕被房东坑了。
他现在反而最关心装修,因为他的装修快结束了。
这个时候,他需要验收,也需要支付最后的尾款。
“现在大环境不太好,最好是谨慎投资,比如装修,能省钱的时候,就尽量节省一下。”
接着,张廷武说了他一个朋友的事情。
他这位朋友很有钱,所以500平米的高端餐厅,装修投入600多万,三个月结束;
投资420万的火锅店,仅装修的设计费就高达20多万,软装十几万。
这还不算离谱,最重要的是一张桌子都要几千块。
高投入没能等到高回报,直到门店倒闭也没有收回装修成本。
很多餐饮创业者,认为门店形象大于一切。
他们在装修上,过于追求“完美主义”。
宁愿花时间在设备、桌椅上精挑细选,却不在“选址、经营、用人”上下功夫。
这样的餐厅,往往装修花了三个月,营业两个月就结束了。
还有些创业者,为彰显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过分追求个性化,所以做了定制类的装修。
这样一来,导致二手处理时通用性差,没法再利用,只能当废品处理。
而在二手设备回收中,桌椅板凳保值率最低,基本都以废品处理。
另外,由于餐饮所属物业类型也极为复杂,经常会出现“空调找物业、排风找开发商、门头找城管”的乱象。
对于这种情况,经验值为零的小白创业者极易采坑。
餐饮作为重资产行业,投入大、风险高。
因此餐饮装修上常遵循“重装饰、轻装修”的原则,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
说到这里,张廷武再次莞尔一笑。
“听明白了没有?装修完了,不要着急买桌椅板凳,当然还有设备,要是听了那些销售的忽悠,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地方。”
“还有,想要买什么设备,一定要找个懂行的朋友把关,不要随便买,想当然的买,要不然很容易买错。”
“还是说我那个朋友,就开火锅的朋友。”
“他花大价钱买了涮烤一体的电锅,但却没有核对门店的电压,结果一开机,门店的电就全停了,整套全新的锅只能当废品甩卖。”
“而这还不是最惨的,其实很多餐饮行业当中的专业设备,有时候都是巨坑。”
“再说我另外一个朋友,他不想做厨师了,嫌弃太累,后来跟姐姐合资开了一家80平米的烘焙店,总投资200多万,光设备就花了120万,三个月不到就关店了。”
这就比较悲催了,只是听张廷武稍微分析,他就知道,这两次创业,损失都不小。
第一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小白创业者,对餐饮设备了解甚少。
像是设备对电压的要求、是否需要改造、商电的成本、燃气申报流程、施工的排期,消防的要求等等都不熟悉。
他们盲目的采购新设备,但并不关心设备的实用性。
甚至有“设备洁癖”,排斥使用二手设备。
这导致成本过高,甚至后期无法转让。
而第二个,姐弟合伙开店的更为典型。
烘焙作为餐饮创业失败的重灾区,往往成为“吸金黑洞”。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是存在于摄影圈的魔咒。
而在烘焙人身上,同样适用。
“一入烘焙深似海,一直就是买买买!”
喜欢纯属意外,从一碗面五十块钱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纯属意外,从一碗面五十块钱开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