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军阀追妻火葬场(剧情)(1 / 2)

加入书签

<p style="font-size:16px">说着要让小教授更爽的白棣,一个晚上把青年翻来覆去干射了五次,他自己也三次射进那操到红肿的后穴。

翌日一早,腰酸腿软后面疼的楚梧又气又恼地瘫在床上被涂药。

白棣一改床上的土匪劲儿,好言好语哄着,好不容易涂完,楚梧又嚷嚷着要回家。

白棣眯眯眼:“不难受了?”

大概是感觉到了男人话里头的意思,楚梧识趣地闭上了嘴,选择保存自己可怜的战斗力。

在床上卧了一整天,期间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这两日有事走不开,其他的,连吃饭都是在床上。

白棣没让下人上来,亲自端着饭喂的,仔仔细细照顾着,楚梧没饿着,后面也在药物作用下舒服了许多,傍晚时腰便不酸了。

看着往楼下走的楚梧,白棣伸出一只手,轻松地将楚梧拎了过来:“楚教授要去哪儿?”

“回学校。”楚梧垂眼。已经跟家里说了不回去,他能选择的只有学校了。反正他宿舍在那里,不怕进不去。

白棣勾起唇:“楚教授,你是当局者迷还是自欺欺人?别说一个御澜军校,就算你跑到天南海北,我都能把你弄回来。”

白日里楚梧就想了许久他会怎么说,心里也已下定决心,因此不徐不疾道:“大公子,以你的身家,我自然是无从抵抗的,不需说我也知道。你要的若是这幅身躯,那我是在学校、还是在公馆没什么差别,你一句话的事,况且你也已经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我不干涉别的,晚上留宿在这里。”白棣沉默片刻后道。

“白大公子,”楚梧笑了,语气带着微微的嘲弄,却又有些自嘲,“我既非当局者迷,又非自欺欺人,我倒是想问问你,你是当完了土匪,又想来当个好人吗?”

对话被楚梧结束,意料之中,楚梧既是在道理上占上风的那个,又是在强硬程度上占上风的那个。

他白天只做了两种准备,要么白棣作恶到底,他舍命相陪,要么白棣尚有顾忌,他破釜沉舟。

楚梧虽然年轻,但也跟着家里面见过上层人士,什么人身上有什么样的味道,他通透的很,在白棣身上算是栽了个跟头——其实也不算完全栽了,他看出了白棣不是那种客气礼貌的人,但没想到对方如此蛮横。

成功离开公馆回到学校宿舍的楚梧叹了口气,脑袋里一团乱麻,外头天明了,日光透过窗子洒在书桌上,他那双酸楚发红的眼睛才堪堪闭上。

楚梧那句嘲弄之后,白棣也回了家一趟,不知道被老爷子又骂了什么,总之整个人都收敛了三分。

偶尔派车来接楚梧过去后,也是抱着人、安安静静睡上一晚。楚梧也并不客气,既然你不动,那我也不动,你随意。

于是这奇怪而尴尬的气氛一直持续了下去,直到有一次,白棣叫不动人了。

找到楚家,楚梧父亲自己待的客,应该是不知道白棣与楚梧之间的事情:“他说要返沪,我们没有音信,他还说如果是白大公子来问,只管找他去。”

显然,楚梧这一走惹恼了家里,楚父也没什么心情多说,神情看着颇有些萎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既然楚梧说了,白棣便没有继续为难他们,转头叫人去找。

他毕竟是西南一方的霸王,楚梧前脚走了,他后脚追上,很快就找到了人。

白棣被气笑了:“明知道会被追上,你还做这无用功,想干什么难道不能和我说明白?”

楚梧淡然:“我要入伍。”

“行。”白棣一口答应,“可以,你入。”

于是楚梧父母短短一日内再次听闻噩耗:“跟着白大公子当军师?!”

楚父面色漆黑:“要是去入伍当兵也算抗贼杀寇,跟着个军阀……跟个军阀!能有什么好下场?”

连楚母也没有宽慰他的心思了,自己也着急又紧张:“这,我们之前不就听说过白家那作风,这要是以后再打起来,白大公子定是冲在头一个的,这……”

“白棣那人,匪气未泯、行事独断,不行,我得给楚梧写信让他早日备好后路。”楚父气完,又钻进书房拿起纸笔要写信。

楚母没拦着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这信一封封飞到了楚梧手里,然而在那之前,是会送到白棣桌上过一遍的。

白棣看着字里行间对自己的“诋毁”,而这“诋毁”还是出自他认定的岳父岳母手里,半是头疼半是不悦,但又没法造假,只好原封不动送到楚梧那里。

心惊胆战观察了楚梧许久,没发现对方有什么动静,如往常一样到处训训兵、讲讲课。

——楚梧被白棣安排在身边当了个参谋,衔不高,权也不算大,毕竟白棣治兵靠的是脑子而不是冲动。但楚梧真正进了军营后,仿佛鱼儿入水,那些曾被笑话过的军略储备,成为了他赢得认可的不二法门。

楚梧尚未有军功,升的并不快,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白棣对他的偏爱和重视,而白棣带出来的人都聪明的很,因此也从来没人来招惹他。

从入伍到跟着一个军阀,好像落差更大了,楚家父母的劝诫从当个普通人变成了只要别跟着白棣就行。楚梧看家书看的哭笑不得。

楚家父母也不盼着楚梧能回家了——没两年,沿海乱了起来,连带着内地也更加局势复杂,白棣那头反而更东扩三分,主力也远离了封南市,楚梧也跟着走了。

但楚父楚母还是希望楚梧记得留一条后路。

一次又一次上报的军事要闻成了他们的每日必看,哪天若是看到“激战”“恶战”的字样,总要心头一跳,然后仔细看看发现并没有白氏军阀吃亏的消息,就放下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