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恭喜大家!你们已成功踏入了八奇思考领域的一步(1 / 2)

加入书签

('关羽单独留下刘晔。

陆议分兵去了汝阳,军中能绝对信任且可以商议军情的,就只有人称佐世之才的刘晔了。

虽说刘晔私德有亏,但论筹谋画策、知人料事,刘晔跟陆议是同一个档次的。

如今兴汉有望,身为光武后裔的刘晔,是不会想着去投曹操的。

更何况。

刘标用人,举贤不避亲。

刘晔是光武后裔,又有佐世之才,今后定能为子孙赚得一份可以继承的家业。

关羽北伐,刘晔跟关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故而。

刘晔对辅佐关羽,尽心竭力。

只要能想到的,刘晔都会知无不言,也会直言劝谏。

“纪灵、孙河回报,满宠放弃了上蔡城,又搬空了府库的钱粮。”

“这是欺关某下达了不得扰民的军令,想以此巧计拖延时间。”

“既是拖延时间,必有阴谋。”

“原本关某还想不明白,吕凯送来的情报正好解开了关某的疑惑。”

“满宠以及曹操的援兵于禁,这是盯上了孙贲吕岱这支偏军。”

“昆阳和叶县离得远,即便派兵驰援,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关某有意分兵围定颍,逼于禁回军,再与于禁城外决个高低。”

“子扬以为如何?”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关羽徐徐道出心中的想法,欲跟刘晔印证。

刘晔分析道:“满宠在上蔡城挡住了纪灵和孙河的轮番进攻,都不曾想过放弃上蔡。”

“由此观之,提议放弃上蔡,不是满宠的本意,应与新来的于禁有关。”

“我不曾听闻,于禁善谋。”

“而曹操麾下,如今能议军谋者,以荀彧、荀攸、钟繇、郭嘉、贾诩为主。”

“荀彧为尚书令,职在抚宁内外,不会轻离许县。”

“钟繇坐镇关中,亦不会远涉汝南。”

“郭嘉擅长奇策,又深知曹操秉性,是曹操最信任最亲近的谋士,内外诸事常与郭嘉商议,亦不会让其轻离身侧。”

“贾诩为人平和,又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或会向曹操献策,但绝不会来汝南。”

“荀攸为人低调,又曾用分兵计在白马败颜良、助曹操计斩文丑,最擅长的是以众敌寡的正兵之谋。”

“观如今情报,我料来汝南助于禁议军谋的,定是荀攸!”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刘晔没有直接回答,是否要分兵围定颍且与于禁城外决高低,而是先分析出了于禁的军师乃是昔日败颜良斩文丑的荀攸。

倘若对手只有于禁,关羽的战术是没问题的。

大将对决。

没有谋士那么多的层层部署。

始终得比统率。

然而。

对手若再加个荀攸,就不能考虑得太简单了。

颜良文丑,乃是河北上将。

却遭了荀攸算计,一个败一个死。

若没有刘标介入官渡,颜良文丑,都得死。

关羽细细思索。

良久。

关羽抓住了眉目:“关某分兵掠取他县,本意就是逼于禁出城军争。”

“料想以于禁的本事,不难猜到;若荀攸也在于禁军中,于禁依旧要与关某出城军争,必也会想方设法,分关某兵势。”

“关某若分兵围定颍,正合了荀攸的意,于禁若败了孙贲吕岱也未必会回军。”

“满宠丧胆不肯出城,定颍守军不足为虑。”

“嗯.....”

关羽再次沉吟片刻,又道:“可在定颍虚张声势,假意围城,主力直奔昆阳和叶县。”

“正好趁着孙贲擅自违令,以孙贲为蝉,以于禁为螳螂,关某则当那伺机在后的黄雀!”

刘晔拊掌赞道:“将军英明!然而满宠胆略不俗,不可小觑,在定颍虚张声势的,得跟将军面貌相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