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韩济说代国(1 / 1)
('
一边是皇帝!
一边是官员!
做了几年的首辅,杜学士终于体会到左右为难的滋味。
他把这一切,都归结到太子的身上。
朝会上,杜学士刚开始确实被太子的提议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他能一路做到首辅,靠的,可不仅仅只是翰林院的那点资历。
反击,杜学士将矛头对准了太子。
太子果然上当,一反常态的据理力争。
最后,虽然皇帝和内务府站到了太子一边,不过杜学士却得到了殿内所有大佬的支持。
包括礼部尚书韩济!
等到散朝,杜学士脸色阴沉,在百官的簇拥下离去。
不过他的心里,早已是乐开了花!
锦衣卫而已,既然皇帝想要,给他就是!
至于它随时可以从保护百官切换到监察百官,杜首辅认为在诸侯环伺的局面下,皇帝不会拆自己的墙角。
太子没有时间去猜测杜学士的想法,朝会过后,他被皇帝带进了乾清宫。
“今日,你可是给朕出了道难题!”皇帝在杜公公的搀扶下,斜靠在软榻上。
太子的眼中闪过一抹忧色。
“内阁需要儿臣替他们出面接待梁王,如果不趁现在提出来,以后想再找这么好的机会,就不太容易了。”
太子垂手弯腰,礼数上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你自幼聪慧,难道不清楚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成立锦衣卫,还归皇帝直辖,对皇帝来说,自然是好事一桩。
不过此事由太子提出,却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最好的办法,是由某位朝臣提出,然后太子委婉的表示支持。
皇帝相信,内务府的刘总管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到时候百官的怒火,只会倾泻到这位阉人的身上。
难道?太子是无人可用?
“儿臣自然清楚,不过儿臣是太子,不在乎那些朝廷官员的看法。”
太子不知道就在这呼吸之间,皇帝的脑海中已闪过了无数的念头,他依旧垂手弯腰,表现得十分恭敬。
皇帝有些意外,没想到太子会如此回答。
“你是储君,需要朝臣的支持!”
“儿臣只需要父皇的支持!”
太子抬头,斗胆反驳了一句。
虽然是反驳,不过皇帝的脸上却露出了微笑。
储君也是君,一位能得到满朝文武拥护的太子,才是皇帝最大的威胁。
“说说你的锦衣卫!”
既然太子已经表明心迹,皇帝也就换了一个话题。
“是父皇的锦衣卫!”太子又把头低了下去。
皇帝让他直起腰来说话。
太子谢过,随即挺直了脊梁。
看了杜公公一眼,杜公公冲太子轻轻点头。
“扫荡江湖势力是真的,护卫百官安全也是真的,不过,这都不是锦衣卫最重要的职责。”
“锦衣卫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渗透到各诸侯国,刺探消息!”
最后这几句,太子还是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
皇帝突然明白,为何太子建议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统领。
任谁手中掌握着这么一股势力,很难担保不会生出不臣的心思。
“一环扣一环,太子的手段已是愈发纯熟!”
皇帝想起正在修建的城堡,笑着开口称赞了两句。
太子拱手弯腰,表示自己许多方面都还有进步的空间。
“去吧,韩济还在殿外等你。”
挥挥手,皇帝缓缓闭上了双眼。
不过嘴巴还是
在龙椅上坐了半日,又同太子聊了这么许久,皇帝实在是有些乏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太子在心里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杜公公要伺候皇帝,太子独自朝殿外走去。
皇帝刚才的话,算是提醒,太子一到殿外,就想贴着墙根溜走。
“殿下!”
韩尚书可是一直盯着殿门口,目光片刻都不曾移开。
太子停下脚步,转身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苦笑,只能留在心底!
“殿下可是在躲下官?”
韩尚书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太子的打算。
“为什么要躲你?”太子上前,然后邀他一起走向自己的铜辇。
韩尚书落后半个身位。
“天气阴冷,为何不在东宫等孤?”
韩尚书是老臣,一张嘴,太子就关心起他的身体。
“下官怕殿下直接出宫!”
韩尚书的这句话,同上一句一样直白,太子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不满。
“父皇安排了差事,今明两日,孤应该都不会出城。”
太子没法,只能假装没有听懂其中的言外之意。
“差事?与代国有关?”
韩尚书只是略做思考,就开口问道。
太子转过头去,有些佩服的看了他一眼。
“陛下想让殿下见王世子?”韩尚书又追问了一句。
太子,彻底服了!
“殿下打算如何接见?”
见太子轻轻点头,韩尚书继续问了起来。
“喝喝酒,聊聊天,顺带了解一下代国的风土人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说完后,太子在铜辇旁停下。
宫中人多嘴杂,太子要是敢请韩尚书上车,保证弹劾的奏章,会如同雪片一样飞进乾清宫。
太子只得步行前往东宫!
“殿下如果只是这样,恐怕会让陛下失望的!”韩尚书跟在身后,苦口婆心的劝道。
“哦?”太子转头看了韩尚书一眼。
“殿下,如果只有一位诸侯忠诚于朝廷,那一定会是代王。”
太子忆起这具身体上一位主人的推断,轻轻的点了点头。
“不过,下官听说从去年起,代王就已卧病在床。如果殿下不能与世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那么朝廷就会多出一位劲敌。”
代国是小国,如果说这几句的不是韩尚书,太子一定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
“长岭卒,竟然如此彪悍?”沉思了一会,太子开口问道。
长岭,是横贯东西的一条山脉,由于缺少耕地,当地的百姓大多靠山吃山。
民风极为彪悍!
“一万长岭卒,可抵数万精兵。”
“难怪他们敢与梁国抗衡!”太子恍然大悟。
“殿下,一旦代王薨,新王倒向诸侯,梁国的军队,就可以畅通无阻的通过长岭。”
太子的神色慢慢的变得有些凝重。
不管是禁军,还是常备军,在太子的眼里,都是垃圾。
如果代国真的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估计都不需要梁国出手,代国的长岭卒就能打到京城。
喜欢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