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科举(2 / 2)
“纳百家为吾大秦所用?”
李斯迟疑道。
国子监这件事,始皇帝还真就没有跟李斯商量,直接就下诏了。
所以李斯也是很有些云里雾里,摸不清楚状况。
“若是仅只为纳百家为吾大秦所用,又何必将学室置于国子监治下。”
嬴高摇摇头,不等李斯回话,话锋一转道,
“若是当日没有文信侯(吕不韦)举荐,若是当日父亲未曾慧眼识英才,老师可曾想过,今日会在何处?”
听到嬴高这话,李斯神色不由一变。
做过吕不韦的门客,也是李斯抹不去的一个污点,不过现如今却是没有多少人敢提及就是了。
李斯有些搞不懂,嬴高此时提到这件事是想表达什么。
“呵呵,老师无需多想,高并无他意。如老师这等大才之人,尚且需要得人举荐且有识人之明君,方能一展胸中所学,更遑论他人?
然,若是有朝一日,由朝廷主动召集天下士子进行考校,上等授官,中下者继续苦学以待日后考校,老师以为如何?”
“啊哈……”
嬴高话音未落,李斯已是豁然而起,甚至连音调都有些走样。
可见他此刻心中震惊。
适时的大秦,经过数百年的大争之世,再到如今的一统**,真正是百废待兴,除了些许周制的延续,其他一切就宛若一张白纸。
没有后世那些把持权力的门阀,同样也没有势力庞大的世家。
又因为诸子百家上百年的万马齐喑、百家争鸣之势,更是各种思潮并举,流行大胆开拓、兼容并蓄。
而这时的官吏,大多都是靠互相举荐或者寻到一权贵人物充作门客做为进身之阶。
如大秦这般,必须进入学室然后选拔为官吏,已经是极为先进的了。
虽然学室的士子,也需要有人举荐才行。
所以,嬴高觉得如今有纸,有印刷术,更有开明的思潮,建立国子监,逐步推行科举,似乎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