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四气之分(2 / 2)

加入书签

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

营气与卫气从性质、功能和分布进行比较,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常常称为“营阴”。

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由精华部分所化生的为营气,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可见营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

正所谓“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

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

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

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营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是互相关联的,若营气亏少,则会引起血液亏虚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造成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

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因此,卫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卫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保卫作用,抵抗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

因此,卫气充盛则护卫肌表,不易招致外邪侵袭,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

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

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

但若卫气在局部运动受阻,郁积不散则可出现阳盛的热性病变。

故有“卫气者,热气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之说。

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

卫气的这一调控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

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汗发于阴而出于阳。

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

因此,当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

卫气的三个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

抵御外邪的入侵与腠理开阖的关系也很密切,若腠理疏松,汗液自出,则易于遭邪侵犯;而腠理致密,则邪气难以入侵。

在调节体温方面,卫气的温煦功能也与汗孔的开阖密切相关,只有温煦的升温与出汗的降温之间不断地相互协调,人体的体温才得以保持正常。

如若温煦太过而汗出不及,则身热无汗;如若温煦不及而汗出过多,则肤冷多汗。

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三个功能的概括。

营气与卫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营气与卫气都来源于水谷之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

虽然来源相同,但是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

可见营卫二气在性质、分布、功能上均有一定区别。

概而言之,即营属阴,卫属阳。

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协调,故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本章完)

\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