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知青的变化(1 / 1)
('
至于其他地方的下放人员,齐韵如就有些鞭长莫及了,反正管不了就不必管,自己也不是什么救世主。
之所以帮助他们,也是自己知道他们都是好人,都是被这扰乱的时代所伤害的人,或许帮一帮身边的人,自己能够心安一些。
倒是因为齐韵如的符箓,两个村子的人都对牛棚里的下放人员讳莫如深,能不惹就不惹,能不碰就不碰,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他们欺负了牛棚的人,他们必会倒霉。
让这些因为各种原因下放的人员,在前后沿河村两个村子,都活的很是滋润。
不过齐韵如不知道的是村里这两帮下放的人员,之所以能够下放到他们村,可都是找了关系的。
这关系,多多少少都跟秦建富有那么一点点关系,最后都拜托到了秦建富这里。
之所以选择这里,有一部分原因便是谢泽怀一家来到这里的原因,他们不知道村里有齐韵如和乔世御两个比较厉害的大夫,但他们知道下乡之后是一定会需要大夫的,选择跟谢泽怀下放到一起,至少未来的生命有保障了。
另外一个选择这里的原因,便是村里的富裕程度已经超过了其他大部分村子,不仅仅村中的产量高,环境好,村里也有很多工人,这跟在城市生活也没差多少了。
所以对于下放人员来说,前沿河村就成了香饽饽。
当然这香饽饽不光对于下放人员来说是,对即将而来的大规模下乡的知青们,依然是香饽饽。
是的,1968年到来了。
由于前两年的运动导致很多学校都停课了,学生们都在家呆着,同样,很多初中高中毕业或者快毕业的人来说,都在家待成了二流子。
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孩子们在前一段时间闹腾的厉害的时候,自发组成了红帽子,走街串巷,斗鸡斗鸭,斗牛斗狗,也同样斗人,就没有他们不能斗的。
后来不让闹腾了,他们便组织起来,有的成了街溜子,有的组织一伙人打牌,也有的除了吃就是睡,简直让家长和领导们操碎了心。
好在,上层领导发现了他们的难处,直接将这些无所事事的人派下乡去。
报纸上刊登了国家领导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于是,一大批在城市里无所事事的有志青年们,高喊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进基层,服务人民”的口号,开启了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
数以万计的有志青年,从城市走进农村,扎根农村,自力更生。
一开始的时候,十几岁的孩子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受过什么太多的挫折,他们精力充沛,怀揣着伟大的梦想,跟最初的吕广谦等人一样,期盼着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大有可为的目标。
可他们的家人父母都懂。
离开城市,参加知青下乡的活动,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成立商品粮的待遇,意味着他们成为了农村户口,意味着他们即将过上土里刨食的日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于是,不少操心孩子的家长也打起来为孩子安排下乡地点的主意,他们自然想让自家孩子到条件好一点的生产队,于是在上面挂了名的前沿河村,便进入了不少人的眼中。
前沿河村不光粮食产量高,村民条件好,而且不少人有矿厂的工作,虽然这活不轻快,但到了这里,首先饿不着,其次,说不定孩子努努力还能得到一份矿场的工作。
这样即便回不了城,他们能在矿场上班也算是工人的身份了。
其实,真不能怨这个时代的工人,瞧不起农民,主要这个时代的工人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工人们每天上下班,月底就能发薪水,还有各种票据,另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粮本,就算不工作,只要是城市户口就可以按照人头领一份城市户口的供应粮。
而农民呢,自己种的粮食却分不到多少粮食,交了公粮却又得不到什么钱,就连票据都很难获得。
在前沿河村油菜籽增产以及稻田养鱼之前,村里人想得到一张票,那简直比他们吃饱饭都难,谁家要是有孩子想结婚,光布票就要攒个好几年,就这样甚至还不够,得左邻右舍借个几家,才能将结婚的布票凑齐。
看这些就能知道农民的生活有多难了。
这样就知道,为啥那些家长要帮着孩子安排下乡地点的原因了。
因为前沿河村跟前世的地位完全不同,家长们的选择干预,以至于这一世前沿河村迎来的下乡知青跟前世也完全不同。
凡是能来前沿河村下乡的知青,基本都有家里的补贴,毕竟他们的家长都是操心孩子的。
只是全国来说,也并不是只有他们村有这个条件,因此,倒不至于说这些孩子都有钱有势,但条件都相对还是不错就是了。
而前沿河村的秦姓人大部分又比较和善,村里的支书又是老几届的知青,以至于他们跟村里相处的都很好。
另外一个同时发生的事情,那就是跟学校开始复课相关的,那就是他们前沿河村两年前秦建富申请的小学终于开始建设了。
在靠近村头往公社方向走的路边,秦建富用大队去年剩余的收入建了一座小学,五座灰砖瓦房,分别是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
盖房子的钱,也是去年卫生室这边的盈余。
主要是齐韵如这边打出来的名声有些大了,找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从县城赶到村子来看一些疑难杂症,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少村民们都卯着劲儿以最快的速度干完自己的活儿就上山采药。
村民们赚的多了,卫生室这边的盈余自然也多了,除了发一部分给自己和学徒们,剩下的都归属大队了。
这些钱,盖了五座房子还有剩余,可以说是去年前沿河村一大笔收入了。
因为附近几个村子都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都要去公社,而去公社的距离并不近,走路大人都要半个多小时,小孩将近一个小时,现在前沿河村有了小学,附近的村民们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于是刚刚建好的前沿河村小学,直接成了附近几个村子的联合小学。
喜欢重生六零:小知青带着空间爽爆了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重生六零:小知青带着空间爽爆了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