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对奕者换了一人(上)(2 / 2)
人死后,两眼一闭,啥也管不着、啥也看不见。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十二日,十四岁(虚岁)的小皇帝宣布亲政,“坐殿上指挥诸臣,旁若无人”。一亲政便立刻做三件事: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给生母布木布泰上徽号“昭圣慈寿皇太后”、起用诸王和两黄旗忠于自己的旧臣。原先被多尔衮圧得抬不起头的济尔哈朗、索尼、鳌拜等人,纷纷得到重用。
小皇帝施政手腕如此老练,大臣们都说是昭圣皇太后的功劳,皇太后扶保幼帝登基、在各种势力间周旋,手腕了得。有她在,大清国乱不了。
然而,事态的发展似乎脱离了这位皇太后的掌控。皇帝不知为何与亲叔叔多尔衮结下偌大冤仇。趁阿济格返京之时,将其活捉,八个月后赐死;刚以皇帝礼仪安葬完多尔衮,又下旨“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甚至将其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其党羽也尽数被清除。罗什、博尔辉、冷僧机、巩阿岱、锡翰、席纳布库、刚林、祁充格等被杀,额克亲、吴拜、苏拜、拜音图等被夺官藉没。小皇帝深恨何洛会诬告并害死自己的兄长豪格,下旨将何洛会及其兄胡锡磔诛。
春天来了,北京城仁寿宫(今宁寿宫)内草木含春。
顺治帝对皇额涅很孝顺,一继位便下旨给亲娘上徽号“昭圣慈寿皇太后”,这可是大清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正式的皇太后。然后又觉得皇额涅住的仁寿宫太小,的确小,也就有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畅音阁、阅是楼、庆寿堂、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等大大小小百余间屋子,这么小的宫殿怎够皇帝的亲娘住?下旨修葺慈宁宫供昭圣慈寿皇太后居住。工程浩大,修了数月还没有修好。
按说儿子孝顺,当娘的应该开心才是、可孛儿只斤·布木布泰(蒙语意为“瓶子”)面上却没有一丝喜悦。作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布和之女,她十二岁就作为和亲的贵女嫁给清太宗皇太极,如今三十八岁的年纪,在宫中经历了二十六年的腥风血雨,在皇太极、多尔衮、代善等枭雄之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正是因为有她这个娘在,虚岁刚刚十四的顺治帝才能坐稳江山。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尔衮死后,她才是满清的真正主人、也是接替多尔衮与苏勒坦对奕天下的奕者。
刚刚得到消息,儿子以党附多尔衮、诬改《清太祖实录》等罪名将大学士刚林、祁充格斩首籍没。一口气斩杀两名大学士,出手狠辣,真有乃父之风。只是先皇既有霹雳手段也有菩萨心肠,凡事谋定而后动、稳如泰山,而儿子却太过毛躁了些。刚以帝礼安葬完叔父,立即便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天子行事岂能如此反复无常?如今又大肆清算多尔衮的党羽,搞得八旗人人自危。在三顺王南下广东广西、连战连捷之时,在西边的卫国威胁日盛之际,内部清洗如此激烈,难免动摇大清根基、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想到烦心事,布木布泰蹙起了眉,虽然已经三十八岁,蹙眉的动作依然风情万种。半晌,提起毛笔在一张小纸片写下四个字,吩咐贴身侍女:“苏茉儿,把这个给皇上送去”。
苏茉儿,蒙语意为“毛制的长口袋”,她是布木布泰从科尔沁草原带来的侍女,比皇太后还大一岁,出身于一个普通牧民家庭,极聪慧,通晓蒙满文字,参与过清朝开国冠服设计。闻言接过小纸片,偷偷一瞥,上面写着“惩忿戒嬉”。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