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春风得意下忻州(下)(2 / 2)
忻州因忻水而得名,“忻水,一名肆卢川,在州北七十里,与州南牧马水合入滹沱河”。卫国大军来到忻水北岸,望着滔滔忻水,辽王殿下好一阵狐疑,万一这是敌人的诡计,趁我军半渡而击之,该如何是好?此时《三国演义》极其流行,书中半渡击敌的战例数不胜数,辽王自然也是读过的,并且爱不释手、直当成兵书来研习。
“殿下,可令降军搭建浮桥先渡,过河后立即控制河滩”,王度猜出他的心意,出了个主意。
苏穆尔颔首,命大同参将郑国印领河保营参将宁重光、代州营守备吴光诸将,率四千五百兵马搭建浮桥当先渡河;助马路参将李应明、偏关营参将马之麟率四千兵马为第二阵;自己率六千蒙古军队为第三阵;山阴守备孙宗恺率一千降军守卫忻水北岸的河滩。
很顺利,驻守忻水北岸的清军刘鼎部不仅没有开炮放箭,反而十分配合地后退三里,任卫军施为。郑国印等人搭好浮桥,顺利渡过忻水,一过河便控制住滩头,护卫后面的卫军源源不断地渡河。“看来这刘鼎倒是真心归顺”,苏穆尔缓缓放下千里镜,口气轻松起来。
“殿下,就算刘鼎是真心归顺,我军亦不可不防,您渡河后须立即占领忻口寨,不可将刘鼎部留在寨内,而是命其为先锋引路,另派可靠兵马控制忻口寨,确保我军退路安全”,王度又建议。
“嗯,放心吧,孤打了这么多年仗,心里清楚”,苏穆尔哈哈大笑。
后面之事,依然很顺利,见卫军已经渡河,清平阳营参将刘鼎率所部丢掉兵器、改旗易帜相迎。
“刘将军深明大义,放心吧,孤绝不会忘记汝之功劳”,一见他,苏穆尔便好一阵夸。
“末将鄙陋之身,终于得投明主,愿为王爷效死”,刘鼎猛表忠心,神情真诚。
“嗯,尔且领本部兵马,引孤的大军入忻口寨”,苏穆尔双目如电,紧紧地盯着他。
刘鼎闻令,顺从地命部下打开忻口寨寨门,放卫军入寨。如狼似虎的卫国大军甫一入寨,便涌上寨墙,将这座军寨牢牢控制在手中。刘鼎丝毫不敢反抗,任由卫军施为。
如此乖巧,倒让苏穆尔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是否太过多疑?可是兵者无小事,稍不留神便会万劫不复,他可不敢拿将士们的性命冒险。不过蒙古汉子,性情真爽,对待朋友那是极好的,伸出虎爪,重重地在刘鼎肩上拍了一记,“刘将军,攻下忻州后,汝便是忻州副将”。这种直接开口封官的做法,汉人的高官绝少为之,他们多半会含蓄地表达。苏穆尔不管那么多,想提拔一个人便直接说出来。
“末将多谢王爷恩典!”刘鼎的面上露出欣喜之色。
“殿下,您须守住退路”,王度附耳对辽王殿下说。
苏穆尔点点头,命塔尔巴哈台将军卫征领两千蒙古精兵守卫忻口寨和忻水南岸,山阴守备孙宗恺领兵一千守卫忻水北岸,又命刘鼎率本部两千兵马为先锋,自己则率一万二千余蒙汉军队紧随其后,直取清军驻于十里堠的大营。
“传令全军,斩李好贤之首者,擢三级、赏银千两”,辽王殿下意气风发地扬起了手中的马鞭。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