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晋中南星火燎原(上)(2 / 2)

加入书签

“咱们原先的计划得变,不能再往北,而是往西,打平阳府。趁着清军的蒲州协、平阳营都被抽调北上之机,狠狠地给他一刀”,化名丁儒的达木丁恶狠狠地说。

——

平阳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因“尧都平阳”,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府治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的连接中点,“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又盛产小麦、,号称“麦之乡”、“膏腴之地”。

如此要地,按说驻守的军队应该极多。事实却恰恰相反,驻守平阳府的平阳营和驻守平阳西南部蒲州、潼关一线的蒲州协,都已被太原镇总兵李好贤抽调往忻州,临汾县内只有区区六百守备兵马和若干衙役。

“怎么办~怎么办?”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河东兵备道项锡允急得团团转,不住地自言自语。满清的河东道辖平阳府、蒲州、解州、隰州、霍州,地域颇广,作为平阳府城内的最高官员,面对来势汹汹的义军,项道台进退两难,抵抗吧,无兵可用;逃跑吧,又怕因为失地被清廷追责。

“请道台立即下令征发临汾百姓上城协守,同时将临近的襄陵、浮山、洪洞诸县的汛兵调至临汾”,山西按察使司佥事、督学道贾壮不愧名字中带个“壮”字,胆气甚壮,提了个比较实用的建议。不过,此人名字虽“壮”,可却从未带过兵,此前一直任户部郎中一职,理财内行,打仗外行。

“好~好~”项锡允缓过神来,谓身旁的平阳府知府万永祚曰:“万知府,汝速带衙役征发城内男丁上城协守,务必要协助贾督学守住城池”,说完便脸色煞白地呆呆仰望屋顶。

“是”,万永祚低眉顺眼地应是,心中却暗自悲叹,副使如此怯懦,此城真能守得住吗?

回到自己宅中,万永祚猛然从密室捡出一封卫国大学士薛宗周写给他的劝降信,再次细细研读。薛宗周是名门望族河东薛氏的子弟,在平阳府故旧甚多。此次卫军南征,他特意写了很多给从前友人的劝降信,万永祚亦是其中之一。看完信,万知府的面色渐渐红润起来,提起笔刷刷刷地写信,写完后唤来管家万有田,“汝带着这封密信出城见那位于总统,千万小心,莫让人发觉,不然吾全家休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