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成都危侍郎请援(中)(2 / 2)

加入书签

为此他多次拒绝明东阁大学士文安之劝其举兵抗清的请求。前些日子,卫军伐清,各地的拥明势力趁机而动。石柱宣慰使马万年劝其共同反清复明,一边是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太平日子的酉阳百姓,一边是沉甸甸的忠义二字,难以决断,心生烦恼!武陵旧路已非赊,

秦晋光阴一缕霞。

一水一山如著我,

细栽桑柘胜桃。

“唉!”冉奇镳望着栖鹤庵前绿竹之上的诗句,喟然长叹。竹上的字虬劲有力、慷慨激昂,足见作者的风骨!

他喜欢诗,文安之便用诗来劝他。那一日,两人来到栖鹤庵。文大学士徘徊良久,题诗一首刻于庵前绿竹之上,感慨明廷灭亡,物是人非,暗讽冉奇镳不再对朱家忠诚,而自己还是会一如既往辅佐永历皇帝。他看出文安之的意思,原韵奉和一首,“春游纵辔野情赊,送客衔杯对晚霞。灵石欲留东阁句,长教风雨洗苔”,后刻于庵前石头上,巧妙回绝文安之的邀请。顺治十五年,永历帝逃亡,他对大明的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为防止清军攻打酉阳,不得不归顺清廷,文安之也在不久前郁郁而终。

听说文大学士离去,冉奇镳心里五味杂陈,特意赶了个早,来到这栖鹤庵怀念故人。

栖鹤庵建于海阳峰上,是酉阳第十七世土司冉仪修行的地方。冉仪见此处峰峦秀拔,竹木蔚然,“建大庵,又铸铁为鹤,名庵曰栖鹤庵,于其中斋居习静”。据传真得了道,修行几年后,“无疾而薨”,栖鹤庵中的铁鹤亦消失不见。

冉奇镳很羡慕这位祖先,生逢乱世,若能像先祖铁鹤海阳真人(冉仪称号)般每日不问世事,只斋居习静、吐纳导引、修炼内丹,该多好!心有所思,缓缓吟道:“海阳有仙迹,乃我先人宅。丹灶生云霞,时时来铁鹤”。

“呵呵,两京失陷,九州沉沦,倘有热血,必披坚执锐与夷狄相搏。宣慰使坐拥数千精兵、世沐皇恩近两百年,不复华夏衣冠,反甘受披发左衽之辱、遁入庵堂寻飞升之术。岂不愚哉?且如今之势,非黑即白,您想从容傅会、奋迅泥滓,又岂能够?”忽有一像貌儒雅的中年人从庵堂的偏房内闪出,放肆大笑,旁若无人。

“什么人?”“大胆!”“保护宣慰使”一众亲卫大为吃惊,纷纷亮出兵刃、大声喝斥。(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