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逞凶威兵逼盛京(2 / 2)

加入书签

“什么!那老东西屠了兴源寺?也不怕佛祖怪罪、死后堕入阿鼻地狱?”苏合听说此事后,吓了一跳,自言自语之余,想起大可汗的嘱托,率军继续由库伦旗前进,攻打盛京境内的都尔鼻城。

“都尔鼻”在蒙古语中意为“四方”,此城建于都尔鼻山(即今高山台山)下,因为距盛京较近,中间又有辽河天堑相隔,是会集归附的蒙古各部大军征讨明朝的理想之地。想当年努尔哈赤与明朝征战,每回都由此处出发,“太祖征明,大军必由都尔鼻入边”,“盖我朝未入关前,以此为全辽筦钥矣”。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更是“遣达代统每旗护军校一人,每录甲士人一人,携家口往都尔鼻驻防”,又下令在都尔鼻山下修建都尔鼻城,并修建了由盛京通往都尔鼻城的“高速公路”:都尔鼻路。总之,此城乃辽西锁钥,万万丢不得。都尔鼻城守将、护军参领瓦岱出身于满洲八大姓之钮祜禄氏,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孙子,对清廷自然忠心耿耿,虽然只有三千兵马,依然死守不降,派人向盛京昂邦章京札库塔乌库礼求援。

乌库礼接任盛京昂邦章京其实才几个月。几个月前,他的前任、出身于满洲八大姓之富察氏的敦拜病故,顺治帝想起这员老将,命其接任。与钮祜禄氏、富察氏这样的满洲大姓相比,乌库礼出身的札库塔氏只是满洲小姓、在朝中并没有太强的关系可以依靠,他之所以能官居高位,靠的便是四个字:骁勇善战。此人十六岁即上阵厮杀,崇德三年,从贝勒岳讬伐明略山东,攻济南时,云梯兵未至,他便攀雉堞先登,麾所部兵毕上,克城;崇德七年,参加锦州、松山大战,三战皆捷;顺治初,从固山额真叶臣攻太原;寻从英亲王阿济格定陕西、湖广、江西诸省;顺治三年,从肃亲王豪格下四川,讨张献忠;顺治五年,从讨姜瓖;顺治十年,郑成功寇福建,他率军往援,连破郑军……就这么一仗仗打下来,官越做越大。盛京昂邦章京郭拜病死后,顺治帝寻思着盛京要地,非身经百战之将难以镇守,思来想去派他接任。

这个年代的盛京昂邦章京权力极大,不仅管辖着盛京周边的军队,还有监督与节制科尔沁部六旗之权。前些时日,莲大可汗神兵天降、挥师漠南,连续征服众多部落,科尔沁部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屡屡写信向乌库礼求援。老章京却沉住气不予理会,只是默默地检阅军队、巡视战备。在他看来科尔沁草原并非大清的根本之地,即使丢了也无关大局,自己只有两万兵马,必须集中兵力坚守盛京。这一回却不同,卫军已经打到盛京的门户都尔鼻城,此城若丢,敌人便可直趋盛京城下。

“可查探清楚卫军人数?”老帅镇定地问心腹、正红旗都统阿尔泰,这种镇定不是装的,是打了一辈子仗形成的不动如山的从容气质。

“从旌旗数量上看,当有五万”,阿尔泰讷讷地回答。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什么叫当有五万?”乌库礼拿眼一瞪,“就是说,尔等只是数了旗帜,并未贴近查看喽?”

阿尔泰羞红了脸,“回大帅,卫军在外围布有大量骑兵巡弋,哨探难以靠近”。

“哼!亏尔也打了多年仗,不知道什么叫虚张声势吗?”责骂过部下后,乌库礼冷哼,“瑚里布那边也有消息传来,说是大凌河北岸也发现卫军踪迹,估计是奔锦州来的。你说说看,他们攻击的重点到底是锦州还是盛京?”

阿尔泰思索再三,说道:“回大帅的话,伪汗用兵素来诡诈,末将委实判断不出卫军的攻击重点。只是觉得都尔鼻城乃盛京门户,盛京又是我大清龙兴之都,锦州可以丢,盛京万万不可丢!”

“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锦州如果丢了,辽东与直隶的陆上联系便断了,最终盛京也是守不住的”,乌库礼叹了口气,“不过如果盛京丢了,你我有多少颗脑袋也不够砍的,难矣!”

“大帅,那咱们到底是去救都尔鼻城还是救锦州?”阿尔泰挠了挠头。

“瓦岱年轻,麾下只有三千兵马,若不救他,很快都尔鼻城便会失守;瑚里布乃我满洲老将,部下有七千精锐,锦州城坚,估计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我领五千人马救都尔鼻城,你率军防守盛京”,乌库礼作出决断。他的判断是有道理的,瓦岱虽然是将门子弟,但此前一直担任侍卫,缺乏大战的作战;而赫舍里瑚里布却是皇太极时期的满洲老将,参加过从龙入关、打李自成、征张献忠等一系列战争,因功晋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作战经验非瓦岱这样的毛头小子能比的。

阿尔泰关心地说:“大帅,伪汗亲统的大军人数至少有六七万,您领五千人去恐怕不够”。

“够了,我已命科尔沁六旗驰援都尔鼻城,还写信给宁古塔昂邦章京巴海,巴海章京对大清忠心耿耿,一定会带兵来援的;至于锦州方面,我也给山海关总兵冯铎写了信,请他出兵救援锦州”,乌库礼想了想又吩咐道:“我走之后,尔须将城内的衙役、驿卒、驻京各官员家的家奴等皆组织起来,上城协守,必要时也可征发百姓上城。记住,从今日起紧闭城门,盛京城许进不许出!丢了盛京,皇上砍我的脑袋,我先砍你的脑袋”。

“嗻!”阿尔泰大声应是。(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