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左右摇摆之朝鲜(下)(2 / 2)

加入书签

金佑明微笑,“殿下放心,吾已让元斗杓告诉清使,殿下刚继位,朝政皆由宋时烈决定,不出兵是宋时烈的意思。元斗杓与清国官员素有来往,又与宋时烈有矛盾,估计没少在清使面前煽风点火”。

“唉!没法子,朝鲜是小国,只能在清、卫两强的夹缝中生存,哪方都不能得罪啊!”李棩叹了口气。

熟悉他的金佑明却知道王上的叹息并非是感慨朝鲜国力不强,而是听到自己说“朝政皆由宋时烈决定”而心中不悦。这其实是件好事,王上越是担心宋时烈势力太大,便越是需要仰仗清风金氏。老国丈笑眯眯地说道:“臣听说尹善道去三水郡前,对许积殷殷叮嘱。许积这人喜欢读书、有学识,在士林中颇有影响,性情又温和,在礼讼中未有过激言论。您不妨大用之”。

李棩明白了,岳父这是想让自己扶植南人党制衡山党,微微颔首,忽然说道:“孤已让人召宋时烈、宋浚吉入宫商议是联清还是联卫,兹事体大,须多听听重臣们的意见方好”。

——

“殿下,清、卫皆胡虏之国,朝鲜只能奉大明之正统,绝不可向胡虏屈膝。臣以为应该趁清卫大战之机,断绝向清廷朝贡,同时陈兵于鸭绿江、土门(图门)江南岸,准备北伐”,一入熙政堂,宋时烈便大谈北伐。

“是啊,臣以为殿下应该派人去缅甸与永历陛下联系,趁明清大战之机,复兴大明亦未可知”,宋浚吉主张联合明朝残余势力。

“卫军已经陈兵鸭绿江北岸,臣以为还应派人出使卫军,免得他们渡江南犯”,金佑明谏道……

经过反复商议,李棩终于作出决定:先在清、卫两国间保持中立,是否北伐视明清大战结果而定;同时加强义州等地防御,防止卫军渡河南犯;此外派人与鸭绿江北岸的卫军联系,试探他们对朝鲜的态度。(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