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明有火炮(1 / 2)

加入书签

第120章 大明有火炮

洪武十三年十二月,平定云南之后,朱元璋马不停蹄地回家过年。

离新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重视家庭亲情的人来说,与家人团聚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他留下沐英镇守云南,自己则班师回朝。

此时南京城皇宫中,朱云峰和季赫正在指挥工匠干活,组装一个儿童游乐园。

这段时间他们在乡镇开了一家养老院,一家儿童游乐场,都是免费的,属于福利性质,以此为借口买了很多医疗设备与儿童玩具。

结果就是又把自己累死。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朱云峰和季赫每天骑着摩托车和小电驴,在南京城里横行霸道的日子才过去两天,就又得干活。

不过忙点总比每天无所事事好,不然看着卡里面冰冷的几个亿,有的时候干乐也不像话。

十二月二十日,临近年关,上午时分,南京城下起了小雪。

淅淅沥沥的雪飘荡,其中还夹杂着不知道是雨点还是冰沙的豆粒,给这个冬天带来了一丝冰凉的寒意。

朱云峰穿着睡衣,骑在摩托车上,后面朱标举着伞,两个人向皇庄的方向驶去。

车速很慢。

因为南京城内外,包括皇宫都是铺的石板,基本上没有什么夯土路面,所以摩托车到处转倒也没什么。

但到了城外就基本上都是那种田间夯土路面,虽然因常有人行走,加上朱标让工部的人把去皇城的道路修得平整,方便马车进出。

却总归不好走。

何况是这种雨雪天气,轮胎容易打滑。

“无聊啊。”

朱云峰骑着摩托车,懒洋洋地说道:“每天都无聊。”

朱标诧异道:“之前不是看你和季赫天天在城里城外转悠不是很开心吗?”

“也就刚那两天新鲜,转两天就无聊了。”

朱云峰摇头晃脑道:“主要是人不多,就这还大明首都呢,我们镇都比南京城里热闹。”

“那没办法,不过明年应该会好起来,我会在城里修建房屋,迁徙百姓过来,减少经商限制,商业繁荣了,人就多了。”

“加油吧,我和季赫还在城里转悠,想看看有没有登徒子欺负良家妇女,或者有没有贪官污吏,乡绅恶霸欺压百姓来着,结果毛都没看着。”

“那你们天天在转什么?”

“啥都没有,那不只能看看纯天然美女咯。每天跟着那些美女走,开着摩托车尾随在她们身后保护她们,谁知道她们看到我们就跑得飞快,唉,大明太保守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们觉得你们像登徒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和赤桑一看就像正经人,怎么可能是那种人。”

“俗话说林子大了才什么鸟都有,现在林子不大,又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百姓多是官员士兵家眷,本地百姓都没几个,还是等明年百姓多起来你们再去行侠仗义吧。”

朱标满脑子憧憬着未来计划,接着又话锋一转道:“对了,父亲已经到长沙了,再过几天就能回来。”

“这么快?长沙离南京很远吧。”

“坐船就行。”

“也是,差点忘了可以走长江水路。”

朱云峰忘记了这事。

从南京去昆明也是走长江,到湖南,然后走陆路去贵州,最后从贵州进入云南。

历史上朱元璋派傅友德打云南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但因为南京去湖南的水路是逆流行舟,速度比较慢,因此朱棣要运送军火的话,自然是走陆路快一些。

而回程就不同了。

顺风顺水,几天功夫就能从湘江水系走长江水系从湖南到南京。

老朱可是玩水战的行家,鄱阳湖水战跟陈友谅打了两个多月,一直在水上飘着,早就熟门熟路。

“今年还在大明过年吧。”

朱标问道。

“不知道,看我爸妈的意思呗。”

朱云峰想了想。

他已经给老爸那边还了一个多亿了,明年应该就能全部还清。

而且还在镇里买地修了套别墅。

如果今年爸妈回来过年的话,就不用回朱家坪过年,直接在镇子里的别墅过年就行。

只是他跟爸妈的相处方式基本属于不熟,一个月都不一定打个电话。

所以都快过年了,都不知道他们今年回不回家过年。

“要是他们不回来,还是来大明吧。”

“嗯。”

“今年又是个丰收的年啊。”

朱标目光所及。

摩托车小心翼翼地驶入皇庄内。

皇庄一眼望过去,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堆满了秸秆。

这些秸秆明年开春就会烧掉,一是做草木灰无机农家肥,二是省时省力,还能防止虫害。

虽然会造成一定空气污染,但如今这个时代,秸秆造成的污染微乎其微。

所以没有必要要求跟后世一样,禁止燃烧秸秆。

往年农田收下来的水稻数量不多,秸秆也少,远没有像如今这样壮观。

这足以证明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飞跃式提升。

“还是得自己有自己的化肥工厂才行。”

朱云峰眺目看去,说道:“你今年粮食爆发性增长了,百姓吃得上饭,肯定愿意生孩子,人口也会爆发性增长,粮食产量必须要与人口增长速度持平。”

“嗯,不过做化肥我也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先在你们镇开一家化肥厂,以后慢慢想办法过渡到大明来吧。”

朱标点点头道:“明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始做工业化基础了,你的电弧炉计划呢?”

“这不是钢铁厂还在弄吗?明年就可以了,先把电解决吧。”

朱云峰说道。

他们镇就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资源,毕竟背靠雪峰山脉。

但开采不太容易,加之最近些年提倡环保,减少了矿石开采以及钢铁产量,导致只有储备,没有相关产业。

朱云峰也是在县里做了各种投资和思想工作,最终县里向上面打报告,把开采证批下来,总算是可以自己开办一家钢铁厂。

他打算通过镇子里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以水电站加火电站的形式炼钢铁,再把钢铁用于加工制作,转到大明。

这样他就能够把电弧炉炼钢技术,以及火电发电技术送到大明来,直接跳过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但前提条件是他的钢铁厂能够顺利建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