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III-13 路漫漫其修远兮(下)(2 / 2)
随着一封封信的到来,她仿佛看到了丈夫在江南忙碌的身影,一个个揪出那些躲在暗处的人。当初皇上要派遣他去江南的案子,在表面上几乎都破了,虽然这些案子可能都是同一个敌手策划的,但是表面上犯事的人都没有任何联系。皇上这些日子因毒发带来昏迷的时间越来越多,太医院和温照侯府的舅爷们诊断多次,都已经束手无策,无非是用好药吊着熬日子。
既然玉台将军破了江南的诸多案子,保住了朝廷的面子,他这个玉台将军也该回京了,因为那真正的敌手现在是不会再显现在江南了,最终的目标是这京城中的皇室。然而信里只字未提归期,反而派来两个侍婢,也就是说做了他长居江南的打算。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已经在江南查到了敌手的更多线索,企图把各个环节串起来;而另外一种,就是玉门需要他留下,外祖需要他留下。从玉台将军的尽忠尽职来说,是第一种;但是侍婢由玉门派来,显然也为第二种,这两个姑娘不但可以接受新杰的指令保护她的安全,也可以接受玉门大当家的命令,监视她的行程,以防她南下去找丈夫,除了新杰,玉门中人并不知道她因为唐门必须坐守京城。
自从新杰走后,她只给他发过两封信,一封寄到了新月那里,只是告诉他,她一切都好,但是无法像他一样经常写信给他,因为她不知道该寄去哪里,他是否能收到,而另外一封写的内容完全不同,只是询问他江南百花堂中的一些熟人近况,当然也是给他报个平安,这封信交由玉门京畿道的总管何强丰,他们肯定会知道他们少主在哪里,但是至今新杰给她的信中只字未提,可见玉门的人并不会将她的信转交给他。显然这是大当家安排好的。
随着这封信送来的还有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个泥人,上面写着“阿杰”,这个大阿福做得笑容可掬,跟阿杰真的很神似。
“少主说这个送给少奶奶,让您想骂他的时候就掏出来骂骂,消消气。”玉琴丫头口齿伶俐,而且很会模仿人的语气,一听就是模仿新杰。
当玉琴在说这话的时候,莲儿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玉灵,发现玉灵看她的眼光中有一种蔑视和嫉恨。莲儿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夫君大人不会又招惹了一朵桃花不自知,还送到她身边来了。
莲儿摸摸摆在桌上的大阿福“三哥,你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呢?还是最近都不打算回来了?”她发现自己越来越脆弱,远不是当初心如止水的晚凝姑娘了。只是各种事务纷沓而至,晚凝姑娘连感叹自怜的时间都没有。
“少奶奶,”彩儿进来说“太后宫里的胡公公来了。”
甘南道上,新强正一路飞奔赶往父亲所在的甘南将军府。前天夜里,他陪着奶奶和石耶可汗住入奶奶一个朋友的赤霞庄,晚上各自回房到时候都是好好的,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奶奶不见了。他们居然把奶奶给丢了。石耶可汗和他在庄子周围找了两天两夜,无奈之下,石耶可汗留在那里继续寻找,他赶往父亲的御所报信求助。唐家的兄弟们跟着奶奶走南闯北,经历了无数惊险和坎坷才将原先已经空虚衰弱的唐门重建,且超过了唐家祖上任何一个辉煌的时代。新强向来比其他兄弟稳重,奶奶很早就把唐庄在咸阳附近的祖产,田庄,牧场和各种房产交于他管理。人人都知道他这些年来能够独当一面。本来跟着奶奶出门,向来都是新天新原和新野的事,但是因为京城中恐近日有变,这兄弟几个都去了京城,这是他第一次单独跟着奶奶出行办事,居然把奶奶给丢了,让他欲哭无泪。
而三日后,宫中的太后也闻之此事,只不过不是唐门的信报,而是完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
“这是碧颜的,当年哀家的母亲亲手交给我们姐妹俩的一人一只,碧颜以前是左手戴玉镯,右手戴着这只金镯的。”这是一只大内工匠用赤金打造的祥云龙凤镯,做工十分精致,龙凤栩栩如生,是当年太祖皇帝赏赐给对他有救命之恩的陈氏老祖夫妇的。后来碧颜壁画姐妹各有一只,这一只几十年在陈碧颜手上。
莲儿当然认识这是奶奶的。她离开咸阳唐庄的时候,奶奶把她戴了几十年的石耶可汗送的白羊脂玉镯给了她,自己只留下金镯。对手是谁?居然敢绑架太后的亲妹妹,唐门的老夫人。以奶奶和随行的新强以及几位下人的武功,奶奶的老道的江湖经验,谁又能将她困住呢?
“谁送来的?有信吗?或者有人传话什么要求吗?”
“有人昨晚留在京兆府的大堂之上,只有一张纸条。”
莲儿接过,上面写着“江湖风云将起,望太后以皇室之尊切勿插手江湖之事。”
“太后会插手什么江湖之事呢?”
“唐门是半江湖半官,江南温照候府几乎只是朝臣和医术舘,如果真要说算,也只能算半个。跟哀家有关的,没有纯江湖事,都是跟朝廷有关的。”
\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