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袭人传信,雨村沉思(1 / 1)
('
花袭人托信,隐忧暗藏
冬日清晨,袭人推开窗,寒风裹挟着碎雪直扑而来,她却一动不动,眉目间满是复杂的神情。蒋玉菡从书案后抬起头,轻声问道:“又在想荣府的事?”
袭人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信递到他面前:“这是宝钗奶奶托我带来的信,务必交到贾雨村手里。如今荣府情势岌岌可危,若非必要,我也不愿再插手其中。”
蒋玉菡接过信,细看封面,上书“贾雨村亲启”。他皱眉道:“雨村虽曾受荣府提携,但如今仕途通达,未必愿意卷入这潭浑水。”
袭人苦笑:“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宝钗奶奶如今孤立无援,若连雨村都不肯伸出援手,那荣府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蒋玉菡思索片刻:“好吧,我亲自走一趟,将信送到他手上。”
雨村读信,感慨颇多
贾雨村府邸,书房内暖炉正盛,袅袅升腾的热气在窗户上凝成薄雾。蒋玉菡一身轻裘,手持信笺,缓步进入,微微拱手道:“贾大人,这是花袭人让我带来的信。她希望您能为荣府一尽绵力。”
贾雨村接过信,神色不动,挥手示意仆人退下。他拆开信笺,字里行间的恳切之情让他心头一震。
宝钗在信中详细述说了荣府目前的困境:宝玉出走、忠顺王的高压统治、家族内外矛盾丛生。她请求雨村看在旧情的份上,能否施以援手,为荣府争取一丝喘息之机。
雨村放下信,沉思良久。蒋玉菡见状,试探着问道:“贾大人如何看待这封信?”
雨村缓缓摇头:“北静王已经表明态度,‘听之任之’,圣上默认不追究宝玉的去向,荣府虽岌岌可危,却仍在棋局之中。此时,我若贸然介入,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蒋玉菡略显不满:“可荣府毕竟有恩于您,难道您真能袖手旁观?”
雨村语气一沉:“我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明哲保身。如今的荣府,不是我一人能挽救的。”
娇杏的不满与质疑
傍晚时分,娇杏从后堂端来一盏热茶,放在雨村面前,却未如往常般寒暄几句,而是冷冷地问道:“夫君是否已决定不管荣府的事?”
雨村抬头看向她,眉头微皱:“你听谁说的?”
娇杏冷笑:“还用听谁说?你向来把自己利益看得比天还重,怎会为荣府冒险?”
雨村放下书卷,叹了口气:“娇杏,你怎能这般看我?荣府确实有恩于我,但如今形势复杂,忠顺王盯着荣府的一举一动,北静王也在暗中观望,我若此时插手,岂不是自找麻烦?”
娇杏语气更冷:“你总说忠顺王如何、北静王如何,可你何时真正为自己曾经的恩人想过?昔日若非荣府提携,你怎会有今日?”
雨村的脸色变了变,却终究没有反驳。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外面渐渐沉入夜幕的天空,低声说道:“世事如棋,我也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娇杏目光如炬:“夫君,你可知道,有些时候棋子也能决定棋局。”
信件中的深意
雨村回到书案前,再次展开宝钗的信。他的目光停留在最后一句:“昔日恩情,今日托付。荣府若亡,不仅是家族的衰落,更是人心的凋零。”
他心中微微一震,想起了初入荣府时的场景。那时的他穷困潦倒,是荣府的善意让他走上仕途之路。如今的他虽贵为朝廷命官,却不禁怀疑,是否真的已失去了当年的那份初心?
然而,他转念一想,眼前的局势又让他不得不退却。“荣府虽危,但未到绝境。我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被忠顺王拿来当做把柄。我不能轻举妄动。”
沉思中的决定
夜深人静,雨村独自坐在书房内,烛火摇曳。他轻声叹道:“宝钗之才,实在令人敬佩;花袭人之义,更是让人感慨。可惜,如今我能做的,只能是静观其变。”
他提笔写下一封回信:“荣府情势虽危,然尚存转机。玉菡可代为告知宝钗,切莫轻举妄动,亦请她保持镇定。余力所能及之事,必不推辞。”
信写毕,他默默叹息,将信封好,交给等候在门外的蒋玉菡。
袭人感怀与宝钗的苦楚
几日后,袭人收到雨村的回信,心中五味杂陈。她将信交给宝钗时,轻声说道:“奶奶,雨村虽未表明态度,但也算是未将门关死。”
宝钗读罢信,心中虽失望,却强作镇定:“能有这封信,已是不易。他若愿意替我们守住局面,我便已心满意足。”
袭人看着宝钗的脸色,感慨道:“奶奶总是这般隐忍,可惜……”她后半句话未出口,只将一杯热茶递到宝钗面前。
雨村的沉默
而在雨村府邸,娇杏再次看到雨村凝视烛火发呆时,冷冷说道:“夫君,我虽不懂官场上的事情,却懂人情。你若不愿帮人,日后也别指望有人帮你。”
雨村苦笑,抬头看着娇杏:“我不是不想帮,而是……实在帮不得。”
娇杏却不再搭话,只甩袖离去,留雨村独自一人在烛火下沉思,整晚未眠。
此时的雨村明白,他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荣府的未来,也关乎自己的安危。然而,他心底却仍隐隐存着一丝悔意。
喜欢红楼梦:第二梦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红楼梦:第二梦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