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波折不断(2 / 2)

加入书签

严秀萍却为丈夫的担当感到高兴。她知道自己终究是女人,他们结婚十几年来,许多大事都是严毓祥冲在前面,真是难以想象要是没有严毓祥自己该怎么办。想着想着,听到了旁边丈夫渐起的齁声,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几处狗吠……她也慢慢的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严毓祥便早早的起床,他谁都没有惊动,便挂上大门走了。为了这三万多块钱,在他的心里早已列好了一条长长的名单,今天他要走很长的路了。

现在农事很少,因此天亮了一家人才起床,严秀萍虽然住在娘家,但做饭的任务还是冬子外婆来做,这是个细致的人儿。

这一天倒什么事情也没有,冬子姥爷大清早便出门吆喝着卖他年前没有卖完的老汉烟去了。其余人围在火炉子旁叙闲,这么冷的天谁也不愿意动弹。

“不行了搬回来吧,你和毓祥都搬回来,这个村子要比严巷村好上不知道多少倍,我给你腾两间房子,你暂时先住着,看看毓祥是怎么打算的,过几年要是富裕了,你们自己出去盖房子,我不拦着你。”冬子外婆给她姑娘出主意说道,她是真疼自己的孩子啊。

“妈,”严秀萍这一声拖得很长,转而说道“你和我爸已经过的够苦的了,我们不能再回来连累你们,再说了,我已经外嫁的姑娘,要是再搬回来,你让外头人怎么想。”

“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这是我自己的闺女,还不能回来了!再说了,你就是不为你两考虑,你也得为这四个可怜的孩子考虑呀,他们没有学上,已经不如人家的孩子了。”

冬子外婆顿了顿又说道“你听妈的话,转头让你爸跑一趟村大队,这个村的大队好说话,让他们合计合计,看看咱们能不能让孩子们在这边先挂上名,先上了学怎么都好说。”冬子外婆越说越语调越快,仿佛是她早就合计好的一样,又好像是为自己出了这么好的一个主意而高兴。

严秀萍听完这个话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她是一个渴望独立的女人,若是让她偶尔亲近父母、公婆还可以,长久了可就坏了。这女人有点心野,他知道自己的妈不会害了自己,但从她内心之中,她便是要自己的一个小家庭,不想要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她想要独立的去生活,并且极度渴望生活的风风光光。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冬子外婆看着自己的姑娘不置可否,似乎是已经动心了。便想要在浇一勺油、添一把火。正要开口。

却听见严秀萍说道“妈,你说的话我都知道,咱们还是看看毓祥能不能借到钱吧,如果能借到我想我们还是回家去住比较好。给他三天时间,你看怎么样?”

“不行,三天时间太长了,上学可是个大事情,虽然你妈我没有什么文化,但他老人家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你瞧,伟人都这么说了,三天的学业可耽搁不起。”冬子外婆撇了撇嘴说道。

这一句话把严秀萍逗乐了,向她妈竖了竖大拇指,说道“看来您也不是没有文化么,伟人的话都知道,了不起。这样吧,咱们取个中,两天?两天总可以了吧?”

“就一天,没得商量!要是不行赶紧让你爸去给孩子们跑腿去。”冬子外婆可不吃这一套,一本正经的回绝道。

严秀萍见说不过去,只好假装可怜的说道“好,一天就一天,不过今天已经晚了,从明天算起吧。”

说完不给她母亲辩白的机会,站起身来,道“妈,我去瞅瞅我爸去哪里了,这么冷的天,我不放心。”她其实是想找个机会开溜,要不然这个缠人的母亲又要讨价还价了。话音还没有落,人已经不见了。只留下冬子外婆的一声长叹。

天一擦黑,严毓祥就回来了,严秀萍见他两手空空,心中早就凉了半截,她知道丈夫人缘没有那么差,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那个年头,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到的小山村里,人们都心怀善念,老实人反倒是过得更好的一个群体。就算一天借不下那么多钱,也总该借一点。

但现在看情况是一分钱没有借到了。家里人看到这个场景,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冬子姥爷当了一辈子的贫农,要是说干苦力活那不在话下,但是只要提到钱,他们比谁都头疼,确实是穷呀!

严毓祥二话没说便坐在饭桌上吃饭,吃完饭只见他把碗一撂,抱着冬子说“春儿,你去帮外婆洗一下碗,洗完了咱们就回家。”

“钱借下了?”严秀萍一脸疑虑的问道。

“嗯,和我大哥拿了五千,……”严毓祥便向报流水账一样将借款人的名单报了出来,“刚才趁着天还没有黑,我已经将钱交了,封条也已经取了,咱们可以回家啦,他们也可以上学啦!”

一家人听罢都是喜出望外,严秀萍首先拍手叫好。冬子外婆虽然看着留不住自己的姑娘了,但也是打心底里为严毓祥感到高兴。

冬子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懒得管,但是见到大家这么开心,心中顿时觉得父亲一定是干成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父亲可真是伟大啊!

一直到多年以后,严毓祥还教育冬子说那时候谁家硬是把自己马上就要到期的存款条拿了出来,不吃利息也要赶着给咱们办成这件事情,这种恩情不能忘云云,冬子总是不厌其烦的听着,并且牢记于心。

这天晚上收拾好东西之后,他们一家六口人便趁着月色往家里去了。

\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