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致宁青筠II(1 / 2)

加入书签

('秦克一直恪守一个优良的品质,那就是——女朋友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

所以宁青筠说过想一直当秦克的第二名,秦克便琢磨着怎样帮她实现心愿。

秦克也喜欢与自己家小白菜一起做科研,不说两人心有灵犀配合默契,普通人跟不上他的思维,而且两人的优势互补非常明显。

秦克最擅长的是逻辑与计算,而宁青筠做事认真细心有耐性,写作方面更是得心应手,宁青筠的专业水平能提起来,对于秦克的帮助很大。

起码在写论文时,秦克就不用再这纠结于除了核心论证外的文字内容了。

秦克躺在宿舍的床上,一个新的小本子摊开,上面写着“小白菜培养计划”。

秦克有系统这个外挂,宁青筠也有外挂,那就是秦克本身。

小本子上很快多了两个词:“数学”、“物理”。

现在宁青筠已学完了大一的“数学分析i”、“数学分析ii”、“高等代数i”、“高等代数ii”,以及“几何学”四本教科书里的内容,而这个学期她通过到课室听课,也会学完“数学分析iii”、“高等微积分i”、“抽象代数”等课程。

余下的数学类重点知识,包括“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学模型”、“拓扑学”、“微分几何”、“实变函数”、“群与表示”、“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论基础”等等,后续这些,正常的数学系本科生要到大四才能全部能完。

但对秦克对宁青筠有信心,尤其是这些天来据他观察,宁青均在大二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已足以证明其理科天赋又有了新的突破,起码不会逊色于参加奥数国赛时的秦克了。

宁青筠如果全部心思放到这些课程上,以她的天赋和努力程度,秦克能百分百保证,这個学期结束,宁青筠就能掌握数学系本科生的全部专业知识点。

不过现在两人已打算按照姜老院士的培养计划,四面开花,以扩宽自己的视野,自然不能这样专精一门数学了。

而且秦克也没想让宁青筠像当初参加奥数国赛特训时那么辛苦——那时小白菜可是足足累得瘦了一圈。

所以这时秦克作为“金手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他将整个大学本科数学的知识体系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然后不断地去掉些那些枝枝叶叶,只保留最重要的枝干、关键知识点。

又根据他目前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数论方面,将数论用得比较多、尤其是他独创的“构造法”涉及到的代数几何、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学模型、黎曼曲面、微分流形、代数数论、黎曼/复/辛几何等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子学科进行了统合和丰富,相互交错融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数论知识体系”。

较之“致宁青筠”高中奥数理论体系,这套为宁青筠专门量身打造的大学数学知识体系更复杂也更高效。

它的知识点囊括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数论与数学方法关键知识点,编排合理,知识点相互交融、层层递进,庞杂而精细,完全可以称之为“致宁青筠ii”。

“致宁青筠ii”工作量不少,秦克熬了几个夜晚,才写出了“目录”和主要内容。

至于细节他没写出来,到时给宁青筠上课时再口述讲解或者现场补充就行了。

“致宁青筠ii”对理科天赋和数学基础的要求非常高,除了长期接受秦克特训,已熟悉了他思维方式的宁青筠,哪怕换任一个顶尖的数学天才来,也无法完全掌握这一套全新的“秦克致宁青筠的全新型大学数论知识培养体系”。

不过付出的辛劳是值得的。

秦克有信心,凭着“致宁青筠ii”,哪怕只是周一到周五每天两小时,再加上周末两天每天五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他都能在短短一个半月左右,将宁青筠提升为数论、尤其是素数方面的数学高手,不会比专精这一块的研究生逊色多少。

至于其余子学科和枝枝叶叶的知识点,让宁青筠在相关课程的课堂上进行补完就行了。

这样一来,最快十一月中旬,宁青筠就能在波利尼亚克猜想的证明课程上发挥作用了。

物理科目,秦克的“培养计划”相对轻松一些,因为有了姜为先老院士的十七本指定教材,宁青筠也已学完了两本,余下的十五本,秦克打算将每本教材的知识体系理出来,然后教给宁青筠,之后宁青筠无论是自学、还是在课堂上学起来都会事半而功倍了。

物理的辅导,放到平时的空闲时间里就够了,反正有两年时间,急啥。

搞定了“小白菜培养计划”,时间已来到了十一假期。

因为离家才一个月,又刚刚结束军训,正是放飞自我的时候,绝大多数大一新生都没想着回去,呼朋引伴地约着到处玩乐。

秦克也不例外,他开着公司的新能源车,载着宁青筠到京城附近的几个景点转了圈,可惜就是人太多了,两人只去了三天便决定返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