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俄罗斯体系(1 / 2)

加入书签

第808章 俄罗斯体系

都说意大利人最擅长站队。

其实并不是,美国才是最擅长站队的墙头草,意大利是见风使舵。

和英国的协议,是美国习惯性的两头下注,既想和俄罗斯瓜分欧洲市场,又想和英国联手谋求利益,标准的既要又要。

现在的合作只是美国人的试探,如果俄罗斯的反应并不强烈,英美之间接下来还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乔治从来不是道德君子,早就暗戳戳给美国挖好了坑。

美国人自以为得计,通过英国向欧洲倾销商品,在和俄罗斯商品的竞争中暂时获得领先优势。

自俄罗斯和美国签订协议之后,以特拉华汽车集团为首的美国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投资,修建更多工厂,雇佣更多工人,生产更多商品。

表面上看,美国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形势一片大好。

但实际上美国生产的商品,已经远远超出美国的需求,一旦欧洲的需求下降,美国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乔治在国防会议上强调了三件事,第一:继续提高俄罗斯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维持俄罗斯的技术优势。

第二:加大对技术兵种的重视力度,提高技术兵种在现役军人中的所占比例。

最后是继续加强和盟友之间的合作,以对抗国际局势带来的压力。

在经济上,俄罗斯同样要对美国进行反制。

不过反制的方式不是和美国人进行价格战,而是通过舆论提高俄罗斯商品的美誉度。

世界大战前,英国为打压德国商品,将德国商品打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对德国商品进行污名化。

俄罗斯商品上同样有“俄罗斯制造”的标签,来证明俄罗斯商品的真材实料。

同样都是罐头,美国出口到欧洲的罐头,使用了大量美国人不食用的动物内脏或边角料,相对于俄罗斯商品的成本要低很多。

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牛肉罐头,牛肉的含量超过百分之九十,对比黑心的美国奸商,俄罗斯罐头更符合欧洲人的习惯。

时下的欧洲,尤其是德国,刚刚摆脱了经济低迷,还没到追求食品安全的程度,有的吃就不错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人迟早会越过吃得饱这个层次,开始追求吃得好。

乔治希望欧洲人能了解俄罗斯商品和美国商品的不同,这样欧洲人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质时,自然会抛弃偷工减料的美国商品,将价格虽然高一些,但是质量更好的俄罗斯商品作为第一选择。

以俄罗斯对欧洲的影响力,要做到这一点轻而易举。

进入12月,欧洲商家都开始为圣诞节做准备,这是绝大部分欧洲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12月1号,英国《泰晤士报》对伦敦市场上的牛肉罐头进行测评,最终得出结论,美国在伦敦销售的牛肉罐头虽然价格稍低,但是质量上远不如真材实料的俄罗斯牛肉罐头。

12月5号,《泰晤士报》又对英国市场销售的汽车进行测评,最终结论是美国汽车除了便宜之外一无是处,和俄罗斯汽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英国价格最低的汽车不是俄罗斯的北极星也不是特拉华的圣甲虫,而是福特的t型车。

t型车为追求成本优势,简化了汽车上所有的不必要设施,甚至为降低成本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这让福特一举成为美国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

特拉华汽车集团本身就是福特的股东之一,t型车的热销并没有影响特拉华汽车集团的利润。

在英国,t型车的售价比北极星低大约百分之二十。

对于地广人稀的美国来说,汽车并不是玩具,而是必备的生活物资。

对于老钱横行的欧洲来说,只有有钱人才会购买汽车,穷人根本买不起,也没有必要。

有钱人是不会在乎那百分之二十的。

在英国,t型车的销量原本就不如北极星系列,在《泰晤士报》公布测评结果之后,t型车的销量降低到每天只剩个位数。

基于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泰晤士报》的报道还是基于事实的,并没有添油加醋。

和英国人相比,法国人就肆无忌惮。

法国本来就是歧视美国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所以法国人不仅真实报道美国商品的缺陷,而且还翻旧帐,对美国在世界大战中的恶行进行鞭挞。

法国是世界大战受损最严重的国家。

所以一直到参战前,都在和德国进行贸易的美国,才是法国损失的罪魁祸首。

这个结论明显有失偏颇,美国人固然可恶,但德国才是罪魁祸首。

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内外交困,深陷殖民地战争不可自拔,法国内部早已沸反盈天。

《费加罗报》的报道将美国推上风口浪尖,让法国人找到了情感宣泄的突破口,法国人不仅开始自发抵制美国商品,巴黎的一些餐厅又贴出了“美国人和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