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权争场的阴柔术:旁门左道(下)(1 / 1)

加入书签

('

林丹汗知晓陆天明活着,这是察哈尔听话的基础。

他还知晓陆天明会‘造反’。

但不会把这种‘顶级机密’告诉徐家人。

徐家与忠勇侯在‘养奴’,是商号与南边合作的基础,同样不会告诉林丹汗。

徐家去年派了一位府里人,一直装作韩智文妾室的亲戚在河套走动,她的目标是与林丹汗合作,慢慢吞噬商号,照样不会泄密。

所以,察哈尔、商号、徐家是个三角关系。

两两之间谋划,每一方都在通吃。

李素惊叹于陆天明布局,这关系好啊。

难怪山西可以三年安稳,没有这交叉关系,山西一定被外面窥伺破坏。

董成虎又告诉他,兀良哈公主是自己人,但林丹汗知道妹妹靠不住。

韩智文也是自己人,徐家可不知道,他一直是南边在山西的联络中枢。

李素歪头把所有关系捋了捋,一时没有想到如何控制。

董成虎靠近耳边,低声说了一个秘密。

李素两眼大瞪,咕咚咽了一口唾沫,“抱歉,李某得思考一下,一时之间没有任何建议。”

董成虎笑着点点头,“不急,先休息吧,明天我们到王官谷祭拜太岁庙,大将军可能会南下转一圈。”

李素带着方世玉和女儿去休息,正厅只留下巴图和董成虎,刘文弱这时候才问道,“师兄在试探他?为何一次见面就告知绝密?还献女儿上位。”

“夫人多虑了,李素是大将军看中的人,献女儿反而证明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是不想让身后的方世玉难堪,估计一会就会去找我。”

刘文弱点点头道,“师兄有准备就好,我也是瞎问一句,夫君并不着急。我和皇后要回京了,离开此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山里清爽,还真有点舍不得。”

董成虎笑着拱手,“大将军说过,心若无所求,有风无风皆自由,京城也有不一样的自由,夫人定能如愿,属下告退。”

只是两句客套话,但这是‘命令’,谁来西不乡也得说几句。

刘文弱的出身让人纠结,丈夫与家里不对付,女人嘛,总是一副忧郁的样子,陆天明南来,看她快抑郁了,特意嘱咐平阳府众人见到刘文弱必须唠两句家常,让她觉得自己很重要。

看起来好似习惯了,有没有用只有她自己知道。

董成虎回到落脚的院子,果然如他所想,陈继业带着李素在等候。

进门后,李素立刻紧张问道,“董总管,别的事李某懂了,懿安皇后回京如何谋划?”

董成虎微笑请三人落座,“李先生真是高明,总能一针见血看到关键,皇后回京很简单,只要让皇帝知道,皇后回京商号缴税不受影响就行。”

李素停顿一下,“两个月后的事?这其中需要一个关键人物啊,如何取得皇帝信任?刘夫人可以吗?”

董成虎摇摇头,“夫人已被隔绝三年,李先生知晓徐弘基是如何让陛下取消商税的吗?”

李素一愣,“李某不知道,但事后可以推断出来,徐弘基是绕着弯弯让皇帝自己决定的,导致皇帝现在无法反悔,永远失去了商税。”

“没错,懿安皇后回京也是同样的道理,忠勇侯有一位落难时候的朋友,他叫胡三春,对外人而言,他是商号银库总管,是忠勇侯的家里人,但他却没有单独的开支,所以是个纯粹的守银人。”

李素眨眨眼,“原来如此,陛下的人啊,大将军安排很巧妙。”

“是啊,胡三春的叔叔是锦衣卫暗探,是骆养性的人,他出身太低了,自然会被皇帝利用,忠勇侯不想对邻居耍什么心眼,但他却甘心做了皇帝的探子。

他是自己人,也是商号高层唯一不知忠勇侯活着的人,三年来也没做什么坏事,但在平阳府养了二十位妾室,彻底变成废物了,大将军对他很失望,但也很无奈,准备调他回京…”

李素懂了,立刻接着道,“调回去的前提,是让他拥有短暂的权力,先得抬一下。”

董成虎笑着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伯夫人到归化后,平阳府的李夫人秋季也会去短暂团聚,临走前会把裁决印使用权交到胡三春手里,让他完成秋税上缴,有了钱粮支配权,懿安皇后就成了他的绊脚石,自然会通过皇帝撵皇后回京,皇帝也会顺利接受,让胡三春掌握一半钱粮开支。”

李素深吸一口气,“大将军深谙人性,其实胡三春更大的作用是证明现世的圣人真假,大将军需要他来迷惑皇帝。”

这道理巴图和陈继业都没听懂,董成虎却仰头哈哈大笑,“李先生真是让人赞叹,大概所有人会认为大将军让胡三春证明真人亮相。

其实恰恰相反,胡三春对大将军身份存在疑虑,皇帝才会信任大将军,让大将军掌握北地兵权。

大将军只有掌握兵权,才能在北地几省经商,光明正大掳夺朝廷的治权,不需要经过内阁六部。”

李素点点头,同样感慨说道,“大将军玩的是徐弘基的自我互搏术,但比魏国公更高一层,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在朝堂,大概三五年后,徐弘基和皇帝才能反应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的确是这样的计划,李先生现在有建议了吗?”

“抱歉,现在反而没了,李某需要到河曲、河套、归化转一圈,看看察哈尔的人心和塞外现状才知道。”

李素这是稳妥的做法,他要看看山西的执行力,才能决定用计的程度。

董成虎自然同意,反正大伙都得到河曲。

七年前崇祯取消商税,皇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是东林的‘功劳’,但不是东林来操作,他们只是‘旁观者’。

天启四年,改革商税,魏忠贤十分清楚士绅豪商如何避税。

直接守着‘起点、终点’来收,管你过程玩的再花,大生意物资最终都得入城,那就缴税入城出城。

通过两京、省府、府城的城门税,魏忠贤能收缴商税大约三百万两。

这个额度恰好补足了辽西的军饷开支,不至于中枢财政崩溃。

豪商很快发现,魏忠贤通过城门税的小把戏,竟然掌握了天下物资流通虚实。

生意被掌控,那就是权力被掌控。

继续下去,无论是谁做皇帝,都非常危险,一定会延伸出其他麻烦。

豪商思考破局之际,天启‘顺利’驾崩,‘君子’再次回朝。

当时的阁臣非常非常多,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来道宗、杨景辰、周道登、钱龙锡、李标、刘鸿训…

有阉党、有大儒、有北臣、有海商、有东林内部各派之人。

但大家的利益一致,均想尽快取消头顶的威胁。

这么多人若同时做一件事,皇帝就算是个傻子,也会感觉到威胁。

反之,若这么多人被皇帝‘说服’,那就是‘圣君临朝’了。

徐弘基这时候通过东林二代领袖钱龙锡,责令他们别嚷嚷,先帮助皇帝清算阉党,取得信任再说。

毕自严,二十岁中进士,一直活在官场的夸赞中,称他年少有大才,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

这就是名声,官场活的就是名声。

毕自严天启元年巡抚天津,与袁可立护卫奥援,连任五年,成为重臣。

但他友人全是东林,也偏向东林党。不是东林的东林。

本来魏忠贤没动他,结果他一生顺风顺水,在东林与阉党血杀的关键时候,自持身份,插足党争,拒绝执行九千岁马政和财税改革。

结果当然是丢官了。

崇祯一上台,查看财政支出,发现中枢竟然每年有130万两的财政赤字。

皇帝还不知道,这是他任期最少的亏空,一心大展拳脚,寻找好官,找精通经济的大员。

徐弘基负责督缴南方税收,他有责任替皇帝解忧,这时候上奏,一口气举荐了七个人,天南地北哪里都有,看起来很公正。

别人夸的天花乱坠,毕自严反而一句话带过。

崇祯非常‘聪明’,其他人都没有实际功绩,只有毕自严做出过成绩。

理学大儒、阉党对头、身正言明、百姓爱戴、精通实务…

一身皇帝喜爱的属性,

召,必须召!

继袁崇焕在兵事上吹牛皮之后,毕自严在财政上吹了一个更大的,入朝既上书12条解决财政的具体措施。

崇祯大喜,这位一看就能做事,力排众议做户部尚书。

这时候,毕自严的朋友们突然反对他的财税改革,对他提出疑问,你这么多新政,若还不如魏忠贤收商税,不仅丢君子的脸,更丢皇帝的脸。

简单的激将法,毕自严中计了,亲自核查官屯地亩,按亩起科,裁减京卫冗兵冗费,打击虚报冒领、贪污侵吞…

半年时间,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22万两。

皇帝大喜,让毕自严执行改革。

这时候,他的朋友们再次唱‘反调’。

魏忠贤的商税已经令天下难堪,你把皇帝推到暴君行列,与阉党何异。

崇祯比毕自严还气愤,户部改革若全完成,税收可是能增加520万两。

结果还不见影的时候,皇帝圣君上线,大手一挥,取消全国商税。

朝堂顿时一片赞誉声。

财政改革来了,包括增加盐引,令商人运粟实边,裁汰冗兵冗役,检查军饷虚冒,开发京东水田,清查天下隐田,兴办军屯…

不说其他,盐引这东西是随便增发的吗?这就是明朝的货币啊,钱不够用了,财税改革,竟然是直接印钞。

崇祯才不考虑那问题,反正盐引一出,户部有银子了,俸禄饷银能发了。

商人运粟实边,这是老朱的规矩,毕自严捡起淘汰的二百年的办法,边商又弹冠相庆了,走私猖獗。

毕自严是好官,他的经历证明他是,他留下的财税文献也能证明。

但他是个执行层面的好官,主导财政国策仅仅一年,濒临崩溃的财政被一脚踹塌了。

盐课首先崩了,盐户累死也无法完成盐引的出盐量,八大都盐转运使司,官员全部请辞。

辽西率先反击,直接关掉盐课,还是袁崇焕亲自关的。

开玩笑,袁都督是要饷银灭虏,不是自己煮盐灭虏,能煮早煮了,发盐引有什么用,你账本一划拉军费开支了,前线毛都没有。

辽西一开头,全国跟进,增发的盐引废了,无法走账了,瞬间一堆烂账。

恰好黄台吉入关‘救’了毕自严和皇帝的脸面,朝廷开始不停加派、加派、加派,到处补窟窿,毕自严累到吐血。

真吐了。

崇祯也强撑面子忍着,财税改革自然抛到脑后了。

实在是撑不下去,毕自严倒霉了。

御史弹劾青浦知县没有完成缴税,一经查实,崇祯不去问罪知县,竟然因为一县之税,把户部尚书下狱问罪。

与袁崇焕一样,皇帝对毕自严积怨太多,破防了。

但商税也成了崇祯朝不能提的禁忌,明明谁都知道应该收商税,就是没人提,不停派饷搜刮百姓,豪商越发失控。

徐弘基掌握了皇帝的性格,轻飘飘一句话,满朝夸赞圣君,皇帝连反悔的余地也没有。

陆天明现在也是玩的这招,皇帝不会让‘真·陆天明’掌兵权,‘假·陆天明’一定愿意,他还会美滋滋的将计就计。

这就是徐弘基的旁门左道,直击刚愎自负的死穴。

欲做一件事,不是赞成这件事,而是联合反对,崇祯朝中枢的奇景,渐渐成为朝堂默契,针对性非常强。

喜欢锦衣黑明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锦衣黑明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