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朱棣的野望(1 / 2)

加入书签

('“北平行省人口四百一十二万,洪武三十一年自然人口增长率为百分之二点七五,也就是增加了十一万三千余人。”

自然人口增长率,是指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后,经过换算得出的增长率。

也就是说,洪武三十一年,北平行省不是出生了十一万三千余新生儿,而是减去死亡人数后,增加了十一万三千余人。

朱高炽忍不住皱起眉头。

北平行省工业化发展程度高,所以人口统计难度较低,而南方各省统计成本高,难度大。

至于辽东人口增长,那已经不是自然增长率,是特定环境下,特定手段的产物。

百分之二点七五的增长率太恐怖了。

其实在永乐时期,大明的人口就已经开始了暴增,才有了卫所制度松垮的苗头。

到了朱瞻基时期,大明的人口已经追上了土地的负荷,乃至湖广大开发,才又让国家稳定了下来。

其实道理很简单,视而不见就觉得很高深。

一户人家,二十年就可以变为三五户人家。西方近代化社会,一家子生五六个孩子,被他们的学者引为骄傲。

可中国古代,只要在稳定和大一统的环境中,一家生好几个孩子算什么稀奇?

西方近代的工业发展的确突飞猛进,超过了中华文明,但农业方面可没有,只能说追平。

所以西方大惊小怪,把一家生五六七八个孩子当做自豪的事情,可中国的百姓早已经习惯了。

可事物的两面性。

正如后世学者的研究,中国大一统环境,加上先进的农业技术,人口爆发速度太快了。

什么叫历史的周期?

从五谷开始,刚刚进入盛世后,不要两代人,盛世就出现问题了,问题没那么复杂,就是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土地。

犹如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就是因为英国的自然环境,让第一代抽水用蒸汽机有市场需求。

而第一代抽水用蒸汽机,法国的市场没有需求,中国的市场同样没有需求。

因此在第一代抽水用蒸汽机大量使用的过程中,英国有了第二代、第三代蒸汽机,拉开了能源革命的大幕。

而偏偏中国又处于清朝,科技被禁锢的时期。

换句话说。

第三代蒸汽机的出现,让机器当做动力的利益高于人力,江淮地区的纺织业发现了蒸汽机,自然就会使用蒸汽机。

和法国一样的道理。

最初的蒸汽机在法国没有运用,直到最新代的蒸汽机才在法国大规模运用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进成功。

那么明朝有抗拒过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吗?中华古文明有抗拒过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吗?

其实洪武三十一年的大丰收,就已经让朱高炽有了隐隐的预感。

历史上朱棣的靖难,延缓了这个速度。

但是经过永乐盛世,人口的暴增已经无可避免。

如今没有靖难,加上北平引导北方的工业革命,与南方的经济互补,又还有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处于农业社会的环境,没有避孕措施和需求。

只怕人口暴增不但提前,并且会远高于历史上的规模。

已经要不了十年。

大明的人口就会超过朱高炽的预想。

换句话说。

如今施行的大片井制度,军户以百亩,本质上庄园的模式,只需要一代人就会破产。

十五岁,就可以成亲了。

军户经济合作社,工民联合部等组织的管事面色严肃,户部尚书郁新有些无法理解。

他不太明白众人在担忧什么。

“根据工农人口分配项目组、社会人口分配预估数字模型推算小组的推论,开垦田亩的计划需要提前启动。”

郁新愣了愣。

这两个拗口的小组,是做什么用的,怎么他一点都没有了解过。

朱高炽皱起眉头。

社会在发展,只要是发展,就不会一成不变,朱高炽从来没有想过,现在的政策可以管一百年。

但是他没想到这么快。

重新开垦荒田,他是打算在二十年之后的。

“只能如此吗?”

军户经济合作社魏毅,听到皇太孙的询问,上前解释道:“根据推导,有如下几个情形。”

“如果保持不变,那么大片井制度在十年后开始衰退,重新回到人均十五亩乃至二十亩地的传统农业社会,大片井制度无可避免的破产。”

“此时,因为农业人均资源的渐少,人们的收入变少,导致市场化需求骤降,带来的就是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破产。”

后面的后果不用魏毅说,朱高炽就知道有多严重。

如今的市场,并不是自然生成的。

正是如今的工业程度,并没有真正的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度化的水平。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代替人力。

从各行各业推动。

简而言之,机器是人敲打出来的。

到了机器替代了人力,市场已经更加的深入化,有了新高度的需求,迫使需要更多的机器。

传统的人力敲打机器已经跟不上形势需求,于是开始有了机器制造机器。

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