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实封勋贵的诞生(1 / 2)
('朱元璋祖孙三人,围绕军功的封赏问题进行着商议。
“还不能给差的地方,真要是给差的地方,心里必然埋怨,大伯在世的时候,可没少埋怨过皇爷爷。”朱高炽笑呵呵的说道。
“给吧。”
朱棣叹道。
“给哪里?”
“给宣慰司,如沐晟。”朱元璋给出了主意。
听到朱元璋的提议,朱高炽倒是有些心动,觉得可行。
沐府世袭云南数百年。
虽然子弟后来不成器,可云南稳定了数百年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后期不少宣慰司的脱离,也是因为明亡清兴之际导致的。
“皇爷爷怎么改变主意了?”
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大明有宗室爵位,功臣爵位,外戚爵位三种。
宗室爵位最高是亲王,六世以下皆授奉国中尉,不再降爵,从六品。
外戚爵位是给诰而不给券。
功臣爵位分为五等,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虽然革除了子、男二爵,实际上世袭的千户与百户,等同于子、男二爵,地位还要更稳固。
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功臣爵位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唯独沐府是意外,世代镇守云南。
“疆域太大了,你又防备宗室,总要有自己的力量吧。”朱元璋不满的说道。
听到朱元璋的抱怨,朱棣和朱高炽都没有接这个话题。
朱棣心想自己都是这般上位的,如何容得实权的亲王们,朱高炽想的是宗室爵位待遇太高了。
俸禄倒不算什么。
哪怕是亲王也不过是万石,也就是五千两银子的年俸,可是占地多啊,仗着身份田地世代传袭兼并下来,有的亲王竟然有数千上万倾地。
农业是工业的根基,农业稳,工业就不容易破产。
农业是必须控制在国家手中的。
“皇爷爷制定的规矩,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爵分两种,一种是只授终身,没有世券,一种是可以世袭,有世券,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并且以军功封爵的世袭爵位只能传给身体健全的后代,以保障不养不能为国效力的勋贵。”
“孙儿建议不再给世袭,世袭的勋贵,最后养出来的只有废物。”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世袭的勋贵,对宗室必然是忠心耿耿。
大明的政治布局中,京营的兵权始终掌握在世袭勋贵的手中,文官势力最盛的时期,也没有控制全部京营的兵权,最后仍然是控制在皇帝的手里。
可这样的格局,保障的只是皇室的地位。
无论什么朝代,最后的京营都养成了废物,以史为鉴,朱高炽必定要改正。
“国公的下一代,降级为侯爵,侯爵的下一代降级为伯爵,伯爵的下一代降级为子爵,子爵的下一代降级为男爵,男爵只承袭三代,三代无功者除爵。”
从国公到男爵就是六代人,加上三代男爵,合计八代人,两百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如此漫长的时间,优良的家庭环境,而子弟没有一个能获得功绩维持爵位的,才会彻底脱离勋贵阶层。
这样的废物家庭,大明不养,也对国家带来不了麻烦。
厉害的人,自然能建功立业,重新光复门楣,或者延续家族的阶级。
恢复子爵和男爵,则是补偿取消世袭千户和百户。
底层军户们可以世袭,获得良好的兵源。
大明的士兵不是不能打仗,是大明国家财政破产,说明军户制度是没有错的。
而军户受到剥削,则是他们头上的百户和千户权利太大,朱高炽要去掉这个阶层,和民间片坊自治一样,基层军户也施行自治。
“给封地?”朱元璋问道。
“给。”
朱高炽点头说道:“但是只安排在宣慰司,并且由官府治理,或者由朝廷直接发放俸禄,并且非军功不得封爵,承袭爵位者必须参加考核,考核通过才能承袭爵位,想要出仕则必须从军队基层做起,给予重点培养。”
打仗可以光宗耀祖。
功劳立的越大,获得的爵位越高,当达到了国公时,至少让子孙后代两百年享受荣华富贵,又给予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环境。
如此多的条件,家族还是落寞了,那就真怪不得旁人。
想要获得封地的勋贵,则分给土地到宣慰司,以此鼓励勋贵家族移民到宣慰司,补充当地的人口。
最后谈到了宗室爵位。
朱高炽没有隐瞒,直接说道:“宗室不能养成废物,否则对国家有什么用呢,只会浪费百姓的供养而已。宗室子弟可以去上学、从军,从商等等,与社会百姓一样,参与到竞争过程中。”
“宗室同样不能世袭,亲王、郡王、王长子、王长孙、王重孙,五代而终,同样需要建功立业以获得功绩。”
朱元璋看向了朱棣。
朱棣倒没有觉有什么,他才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一个要当皇帝,老二目前建立的功劳不少,老三也不错,都是有才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