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1 / 2)

加入书签

侨商考察团在首都的这几天签下了几个投资合同, 不过金额并不大?,看得出?来,侨商们对国内的投资环境仍然?存在疑虑。

至于其他技术、设备上的合作, 更是一项都没谈成。

考察团的主?要目的地是南方的经济特区, 这一点首都商务局的人也知?道,但是人都来了, 没能让人留下多少?资金,怎么说也是他们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饭店一楼的临时办公?室里, 商务部的人正在做收尾工作,首都商务局的人则是坐在一起长吁短叹。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同志推门走了进来。

首都商务局的小骆认出?这人是首都大?学?送来服务侨商的女学?生之一, 起身问?:“沈同学?, 你是有什么事?吗?”

沈茉儿走进办公?室, 笑着跟大?家点点头,随后才说:“你好,骆同志,我记得之前你们好像说过, 跟侨商签订的合同需要报商务局备案, 我是来送合同的。”

小骆茫然?地点点头:“合同,合同确实?是要备案的, 可是……”

可是几个谈好合作的厂子的合同都已经在他们这里备过案了。

沈茉儿把手里的文件递过去:“这是崔建中同志的建中集团和我们华彩制衣厂签订的设备转让合同。”

这么一说,首都商务局那几个原本还坐着的人不约而同都腾地站了起来:“什么, 崔建中先生签了合同?”

“是那批d国的制衣设备吗, 首都第?五制衣厂想要的那批?”

“哪止啊,不止首都第?五制衣厂,其实?其他几个国营大?厂也想争取的, 只不过崔先生说设备不多,给几个国营大?厂就是起点锦上添花的作用,几个大?厂才放弃了的。原本以为第?五制衣厂十拿九稳,哪知?道……”

崔建中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高勇,工作人员怕引起侨商不满,直接就给高勇给“清场”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批设备最后竟然?被华彩制衣厂给签下了。

首都商务局这时才有人反应过来:“啊,对了,华彩制衣厂的厂长……”

听说就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同志,而且还在上学?。

因为上学?太忙,所以厂子里平时的一些事?务都是副厂长柏俊文和综合科科长赵正辉在处理,首都商务局的人对柏俊文和赵正辉有印象,对传闻中的女厂长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你就是沈厂长吧?!”有人终于说出?了大?家盘旋在心里觉得难以置信的那句话。

沈茉儿笑了起来:“对,我现在是以华彩制衣厂厂长的身份过来递交合同的。”

“请坐请坐,我这就去登记备案,后续设备引进,货款往来,我们这边都会尽量提供协助。”小骆反应过来,拿着合同快速地翻了翻,转身就去登记。

顺口?问?:“货款是需要美丽国货币结算吗,外汇这个事?情可能还需要……”

说到一半,他自己接了下去:“哦,不用,华国货币,分期付款,分了三年?!崔先生还真?是……不错不错,这个合同对你们非常有利。我记得沈厂长就是崔先生那组的吧,看来你们跟崔先生相处得不错。”

小骆一边登记一边碎碎念,反正办公?室里都是他们系统的同志,合同内容对他们来说不算秘密,大?家知?道了也不会出?去说。

主?要是他们内部也是有分工的,小骆恰好就是负责崔建中他们组的,他负责的几个组之前没能拿下任何合同,最后以零蛋收尾,虽说零蛋的不只他一个人,但是能摆脱零蛋的队伍,小骆还是很高兴的。

果?然?,听完了碎碎念的几个同事?纷纷露出?了牙疼的表情,尤其依然?保持零蛋记录的几位,简直羡慕嫉妒得不行。

这家伙,运气可真?好啊!

话说回?来,谁能想到呢,最后几个国营大?厂都没能拿下设备订单,反倒是给一个社办企业拿到了。

商务部的人也过来了,是个剪短发的利落大?姐,她笑眯眯看着沈茉儿,提醒说:“到时候设备到了,恐怕要先借用一些给首都机床厂。”

沈茉儿笑着点点头:“知?道的。”

说起来,相比资金其实?国内更看重技术、设备的引进,实?在是华国此时方方面面的技术都落后国外太多。

但是华国人是出?了名的能钻研、会吃苦。

国外封锁技术,他们就购买设备,拆开了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研究,就这么慢慢摸索,靠着手搓零件,给国外的技术一点点学回?来,再举一反三,伺机超越。

崔建中的这批设备,都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制衣设备,毫无疑问?,肯定是要拿去“研究”一下的。

这边正聊着,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短发大?姐走回?去接起电话,一开始还是笑盈盈的,后面表情逐渐严肃,甚至有些惊讶,最后说:“人就在我们办公室。”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没怎么注意,他们还在围着沈茉儿询问?她是怎么拿下合同的,短发大?姐走过去,觑了个空隙,插嘴问?沈茉儿:“沈厂长是南省人?”

沈茉儿笑着点头:“对,南省陵江市江北县的,华彩制衣厂就是江北县柳桥公?社的社办企业。”

短发大?姐点点头,犹豫了下,又问?:“沈厂长的母亲姓苏?”

沈茉儿原以为她是对华彩制衣厂感兴趣,哪知?道竟突然?问?起她母亲的姓氏。

沈茉儿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是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