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受阴阳训诫,鲁智深遇绛珠仙女(1 / 2)

加入书签

<p style="font-size:16px">且说鲁智深自在房中纳闷,坐立熬煎,待人取药归来才抽身离开。智深才出卧房,隐约听得后方传来人声:“林姑娘怎的病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生魂出窍了。”听来却是恍恍惚惚,如坠梦中。智深忽觉深思困倦,不免心疑:才醒了,哪里冒出这阵疲乏来!觉道殿中阴风忽起,冷气侵入,吹的那殿宇吸吸地动,罩下一阵黑云,布合了上下。智深再也支撑不住,就方才林黛玉睡的椅上脱衣而卧。

那智深刚合上眼,便觉一抹香风拂过,似曾相识,登时睁开眼来,只见一个女子在前方愈走愈远。那女子背影飘逸,身段蹁跹,凌波生香,乍一望去,有些林黛玉的风采。智深拽步追上,随女子行迹,但见前方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稀逢,飞尘不到。智深正要进去,女子回过身来,竖起双眉骂道:“没见世面的臭男人!那是你该去的地儿么?没人请你,你倒有脸!”智深正待发怒,却又觉得她发嗔的模样颇有林风,顿时心生不忍。再一看,那女子眉眼俊美,与上月那人不分上下,确实有点黛玉的影子。智深打量了,心想:有点像,却分明不是,教头的侄女比她还要好看上百倍。于是提着禅杖道:“洒家因见神仙好似故人,只想过来看看,无意冲撞,神仙休怪,莫要笑话。”女子见他虽形容粗犷,但有礼有教,便笑道:“我是芙蓉花神的弟子,与花神亲如姐妹,司天上木莲之盛衰,掌人间拒霜之结散,因听说今日必有姐姐的生魂途径此地,故在外等候,不料与你相逢。那后边却是太虚幻境,不是你该去的地儿,你快走远些。”智深道:“干鸟么!门也敞着,地也空着,来人了却又作怪?俺又不是自愿来的。”女子道:“亏你还是出家人,如何不懂各有天命的道理?若是去得,你便不是你了。”智深听了,闷声琢磨,不再打话。

女子笑道:“快回到该去的地儿去!”话音刚落,只听的前方有人走来,是两个青衣女童。智深问道:“这两个又是谁?”花神弟子摇头道:“我也不认得。”只见青衣女童向前打个稽首,举口道:“小童奉娘娘法旨,有请星君说话,便烦移步。”花神弟子道:“原来你也是个该回天上的,是我有眼无珠了。”智深笑道:“甚么娘娘?洒家是五台山出家的一个僧人,甚么时候认得个娘娘了?”青衣又道:“星君,娘娘有请。”智深道:“洒家自姓鲁,法名智深,不是甚么星君。”青衣道:“请星君便行,娘娘久等。”花神弟子笑道:“我等姐姐多时,没半点儿音讯,正无聊呢,也去看一遭。”智深无话可说,与弟子随在青衣身后跟去。青衣道:“此处为离恨天,请星君和芙蓉子随小童移驾大罗天。”智深心想:洒家向来不念经文,甚么大天小天的,有何区别?

青衣前引便行。至大罗天,但见天光一色,金碧交加,香风拂拂,瑞霭飘飘。又行着,见座大林,青松茂盛,翠柏森然,紫桂亭亭,石栏隐隐,茂林修竹,垂柳夭桃,曲折阑干。转过石桥,朱红棂星门一座,香坞两行。跟着青衣,行不过一里来路,听得潺潺的涧水响。看前面时,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栏杆。岸上栽种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夭桃,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过的桥基看时,两行奇树,中间一座大朱红棂星门。入的棂星门看时,抬头见一所宫殿,果真是金钉朱户,碧瓦雕檐,但见:飞龙盘柱戏明珠,双凤帏屏鸣晓日。萧墙粉壁,纷纷御柳间宫花;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窗横龟背,香风冉冉透黄纱;帘卷虾须,皓月团团悬紫绮。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间帝主家。

青衣引智深并芙蓉子到东向一个阁子前少坐,举目望时,四面云窗寂静,霞彩满阶。不多时,青衣来引:“请星君并芙蓉子行。”引入门内,有个龙墀,两廊下尽是朱红亭柱,都挂着绣帘。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灯烛荧煌。青衣从龙墀内一步步引到月台上,听得殿上阶前又有几个青衣道:“娘娘有请,星君进来。”又道:“怎的有外人?”引路那个青衣道:“这位是离恨天的芙蓉子,师承芙蓉花神。因娘娘法旨,今日邀约芙蓉花神,故顺道携其弟子至此。”那童子道:“这不是芙蓉神本人。既是离恨天人物,如何不去看守自家太虚幻境,歌演自家红楼梦曲,却来我们蓼洼水泊?”芙蓉子笑道:“我也只是路过陪游罢了,同在三十三天内,还不许我来观看一番么?”童子道:“待小童禀复玄女娘娘。”芙蓉子小声提醒智深:“那里头可是九天玄女娘娘,我们警幻姐姐都不敢在她面前多说一句话,你可不能像对待寻常人那样,要知道体面才是!”

不多时,青衣入帘内奏道:“请至鲁星君与芙蓉子在阶前。”又有御帘内传旨:“教请星君坐。”鲁智深毫不客气,见有个锦墩,弯下腰就坐,老爷似的跷起腿。芙蓉子见了笑个不住,也挨着坐了。殿上喝声“卷帘”,数个青衣早把朱帘卷起,搭在金钩上。只见殿上金碧交辉,点着龙灯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执笏捧圭,执旌擎扇侍从,正中七宝九龙床上,坐着个手执白玉圭璋的娘娘。智深看那九天玄女时,果真宝相庄严,正大仙容。

玄女娘娘道:“请星君到此,命童子献酒。”两下青衣女童执着奇花金瓶,捧酒过来斟在玉杯内。一个为首的女童,执玉杯递酒给智深。智深早闻到酒香,拿来便仰头饮尽,又道:“好酒!只是你们忒小气,指甲盖大小能尝到甚么!”两边的女童都在忍笑。娘娘法旨:“教再饮一杯。”智深又饮了,大笑道:“再来!”青衣再斟一杯酒来。智深还待要吃,娘娘却道:“天罡三杯,地煞两杯。即便是宋星主来了,也只饮满三杯,不可超过。”智深心想:这些人总叫俺作星君,如今嘴里又冒出个星主来,必定位置比俺大,难道是智真长老么?可长老的俗姓并不是宋,好生怪!除非智真长老,洒家可不认主。

正胡思时,忽瞥见身边檀台上放着三卷天书,阔三寸,厚三寸,顿生好奇,待要伸手翻阅,玄女娘娘劝道:“那三卷天书是宋星主之物,汝切勿贪看。”智深问道:“为甚么?”娘娘道:“天机不可泄露。”智深道:“那拉俺进来作甚?闲得慌!若真是九重天上神仙,本便是天机,都走到这步了,又停在这里,不是戏弄洒家是甚么?”两边青衣发笑,彼此耳语道:“他倒有智慧,不是愚钝之人。”娘娘微笑道:“汝既是天罡星君,自有天命,可看自己的天命之书。”青衣去屏风背后,玉盘中托出黄罗袱子,包着一纸画轴,度与智深。

上头画的是个扶刀而睡的汉子,夜空留白,不见月,倒是旁边溪水面有月亮摇荡,汉子身后叠着莽莽苍苍如林的墨山。题了一首诗:萍迹浪踪无去住,历尽苦辛任飘零。几多变化终有果,争奈眼前没知音。

智深看了,笑道:“这背后藏了座寺庙。”芙蓉子问道:“如何见得?”智深道:“这秃厮扶的是把戒刀,旁边有河,不是下山来的和尚是甚么?估计醒后就要挑水上山了。只是耍个虚幻笔法,把寺庙藏在山后面。”芙蓉子默然点头。

智深只顾痴看那诗画,不觉恍恍惚惚,似有领悟,正要行礼答谢玄女娘娘时,忽听得外头莺声燕语:“芙蓉花神来了!”智深心中纳罕道:从这小仙到那玄女,都是芙蓉长芙蓉短的,聒噪个不停,真不知到底是个甚么人物,有多稀奇?正心想时,只见几个青衣领着一个少女进来。智深不见则已,一见便登时着迷,好似魂魄飞去,心荡神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