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逼上汤池山,傅友德(1 / 2)

加入书签

第424章 逼上汤池山,傅友德

汤池山西侧的杉木林外,

京军所属开始肆无忌惮地安营扎寨,没有做任何隐藏!

甚至还故意向天空中发射了几枚响箭,以此来通信,也以此震慑叛军!

与此同时,前军斥候部换上了山林作战的一众装备,

一头扎进了京军营寨与叛军营寨之中的杉木林!

开始布置各种陷阱,对待进入杉木林探查的叛军围追堵截。

京军所属万余人还不等安营扎寨完毕,

前军斥候部所属就已经有了斩获。

一队队叛军斥候如同扑火的飞蛾一般不要命地向杉木林中冲!

他们迫切地希望知道,杉木林西侧发生了什么,到底是谁来了。

但奈何,杉木林就像是一个张开的血盆大口,

但凡进入其中,就会被吞噬的无声无息!

临近傍晚,京军所属已经完成了安营扎寨。

密密麻麻的营寨将杉木林的西侧包裹,

同时,民夫开始向着杉木林进发,砍伐树木。

篝火与火把的火焰几乎要将天边染红,

使得原本应该死寂无声的杉木林,多了几分光芒与暖意。

中军大帐,一众将领汇聚在此处,静静看着在军帐中央汇聚而成的巨大沙盘。

此刻,京军营寨、杉木林、叛军的营寨已经被尽数标记。

然而,三处原本应该占地广袤,但此刻却单纯地窝在沙盘西侧,

中间被绵延不绝的大山占据,首当其冲的便是与叛军近在咫尺的汤池山!

此刻,一名文书又将一杆写着“傅”字的大旗插在叛军的东侧!

西侧与东侧的明军正在清理北方的杉木林,棋子不停蔓延。

至此,

沙盘已成,死地已生。

一众将领看着沙盘,复杂万分!

对于如今的叛军来说,

前有虎狼,后有追兵,四个方向已经被堵死了三个,留给他们的,只有最后一条路。

上山!

此等怪异景象,让一些知道越州历史的将领面露古怪,

当年朝廷大军就驻扎在汤池山,而作为抵抗军的龙海眼见抵抗无力,开城投降。

如今,时来运转,

作为儿子的阿资也同样走上了父亲的兵败之地。

气氛古怪到了极点,一行人都是军中宿将。

他们知道,阿资一旦上了山,就是死路一条,再无翻身之地!

想到这,军帐内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但一些将领心中还有一些心烦意乱。

因为龙虎卫邓志忠身上有伤,所以不能长途跋涉,

所以与陆云逸有过冲突的和阳卫指挥使林士安不得已跟随大军。

此刻,他坐在椅子上,身旁小方桌放着茶水,脸色有些阴沉,沉声道:

“不过是三万叛军而已,何至于如此麻烦,

凭借上午时斥候所探查的信息,他们外围营寨不堪一击!

我等直接冲阵破寨,岂不是更好。”

此话一出,在场的一些副将也纷纷点头。

他们也觉得大军如今这番布置,倒像是多此一举。

赵安峰见林士安依旧攻击性满满,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沉声道:

“林将军说得并无道理,但还是稳扎稳打得好。”

林士安轻哼一声,没有再说话,他的右手缓缓抚摸胸口,虽然骨头早已痊愈,

但如今摸上去,似是还有一丝隐隐作痛。

见到这一幕的陆云逸脸色平静,眼底没有一丝波动,淡淡开口:

“执行军令,本将不会错。”

没有解释,只有军令。

在场众人猛然觉得一股窒息传来,呼吸猛的屏住。

陆云逸不再理会他们,默默看着前方沙盘。

坐在他身旁的李景隆也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为什么如此做,下午安营扎寨时他就已经问了,也知道答案。

所以,他现在有些期待这些将领以此言来问他。

不过,让他失望了。

在场将领自己都不知为何,更不会拿此来为难上官。

在他们心中,此等事情曹国公是断然不会知道的,毕竟连他们都不知道。

等了好一会儿,军帐内的疑惑越来越多。

但始终没有人发问,这让李景隆眼中闪过失望,觉得自己白准备了。

一直沉默沐春扫视四周,见大多数人眼中闪烁着疑惑,只有一些人若有所思,心中闪过一些失望。

于朝廷来说,外战结束,外部没有了威胁,对内战事的方略要即刻变化,要慎之又慎。

而现在,一些将领还保持着以往的行事作风。

沐春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开口:

“云南大胜,麓川战败,

整个云南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对待叛军要怀柔,不得像以往那般大肆杀戮。

再者,如今云南到处都流传着我军杀戮过盛之事。

对待外敌尚且能有几分解释,若是对待叛军依旧行杀戮之事,

民怨沸腾之下,只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话音落下,一行将领皱眉深思,思考着其中关键,时不时的将眸子撇向那个沉默不语的年轻人。

若论杀戮,他们一行人都比不过一部。

沐春脸色凝重,有些隐晦地打量了陆云逸几眼。

对于这位妹夫的机警判断,有些佩服。

他看过京军所属的作战计划,在宜良县之事未发生之时,

京军所属是要联合颍国公大军,一举将叛军剿灭。

但事发之时,京军所属迅速调整了对敌策略,由歼灭改为了安抚招降,只惩首恶。

此等敏锐嗅觉,让沐春觉得,妹夫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反倒像是在政务上沉浸已久的官员。

江淮卫指挥使赵安峰笑了笑,充当了和事佬:

“沐大人所言极是,如今越州十室九空,

若是我等将叛军都杀的一干二净,

越州日后的萧条破败,说不得就要归结在咱们头上。

若是有可能,还是让他们自己降了好。”

此话一出,一些对于局势看不明白的副将也有些懂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原本充满凝重疑惑的军帐陡然间变得亮堂许多,

问题越辩越明,在场一些将领也纷纷表示理解。

只是他们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失望,不能杀敌立功,倒是一桩憾事。

李景隆看着在场诸多将领,察觉到了他们的各种想法,

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心累,不停在心中念叨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要多想。”

他现在越想越觉得此话精湛,不由得暗暗佩服。

只可惜,军伍中人懂得此等道理的人太少了。

这时,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自军帐外响起,冯云方手拿两封文书急匆匆地冲了进去。

军帐内原本嘈杂的气氛顷刻间变得落针可闻。

冯云方毫不怯场,站在下首,沉声开口:

“启禀诸位大人,前军斥候来报,叛军已趁着月色拔寨,向汤池山而去!”

哗——

死寂的军帐有了片刻嘈杂,很快就归于平歇,一些将领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万分。

叛军走上死地,本应是大肆围剿,建功立业的时候,

但现在,却不能大肆杀戮,甚是可惜。

冯云方继续开口:

“启禀诸位大人,在杉木林的东北方向,

我部斥候发现了征南大军的先军斥候,与其接触后得知,

征南大军在汤池山以东二十里,明日清早就能赶到!”

说着,冯云方上前两步,将手中两份文书递给了陆云逸。

陆云逸接过后,没有去看,将其放在一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去:

“此封文书是京军所属的战场布置,命斥候将其交由颍国公。”

“是!”

“下去吧。”

冯云方挺直腰杆,快步离开!

直到此时,陆云逸才将手中的两封文书一分为二,一份给曹国公,一份给沐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