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技术挤出效应(1 / 2)
第432章 技术挤出效应
“这下好心办了坏事了。”
一行人飞速向岳州港方向赶去,
李景隆眉头紧蹙,心里暗暗念叨着。
陆云逸脸色平静,心中念头纷飞。
没想到,一个简单军用的小推车,就让他面临了“技术挤出效应”,
即: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出现,
会使得一些传统工作岗位变得不再必要或被替代,大量劳动力被挤出原岗位。
而如今的岳州港,更适用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理论]
即: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会相对减少。
在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往往意味着企业可以用更少的劳动力和更多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来进行生产,从而导致对工人需求大幅减少。
陆云逸眸光中闪过一丝阴郁,
他也没有想到,一次对于军械的补充,居然会让力夫失去工作机会。
而且居然有人看到了此事,借此大做文章。
从手推车的生产制造到手推车的联合应用,以及今日京军刚来就发生的民变,
陆云逸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平复自身心绪,
“百万曹工衣食所系”之事是历朝历代都不能碰的禁忌,
即便路是错的,也都要维持下去,不让局面崩塌,
大明新立,百废待兴,
天下万民生计,更是头等大事。
不论是朝廷还是军中又或者民间百姓都干劲十足,
若是此时,手推车让天下大半力夫没了生计,
朝廷如何选择,陆云逸甚至不用考虑!
他清楚地记得,工业革命期间,
机器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导致大量手工劳动者失业。
当时的英国朝廷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一度出台了一些限制机器推广的政策。
甚至因为机器的出现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卢德运动,
工人以捣毁机器的方式来反抗机器化大生产对他们的威胁。
在宋朝,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就受到了很大限制,
传统读书人和书商对雕版印刷术有着长期的依赖和投入,
雕版印刷的麻烦也导致书籍与知识十分昂贵。
因此,宋朝对于书籍的需求量虽然存在,
但活字印刷术推广的速度相对较慢,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陆云逸觉得,这就是手推车最后的下场,甚至此等物件只能在军中使用。
想到这,陆云逸悄悄地发出了一声叹息。
如今他有些成就,也有些官职,但依旧不能放手施为。
甚至,仅仅是一次小的尝试,就已经遭受到了阻力。
不过,值得陆云逸庆幸的是,此事也印证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绝对的权利才能推动革新!
只有走上高位,一些事情才不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停滞不前。
很快,一行人来到岳州港,环顾四周,
原本整齐有序的货物变得一片狼藉,东倒西歪。
场中的混乱还在继续,外围的衙役以及调来的军卒越来越多,
但见力夫们一副疯魔样子,谁都不敢上前。
李景隆嗅了嗅鼻子,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与货物燃烧的刺鼻气味,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谁在主持局面!”
祁修文脸色一肃,连忙开口:
“回禀曹国公,是岳州知府冯旭!”
“带本公去见他!”李景隆的声音拔高了几个声调,
“是!”
从他在战船上看到此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
混乱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发加剧,
这让他怒不可遏,恨不得当场砍了这主持大局之人。
岳州港入口处,知府冯旭早就赶到此地,
见到此等局面,他面如死灰。
出现了如此大事,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官位彻底没了悬念,
甚至还可能被砍头掉脑袋。
经过几次制止无果后,冯旭变得得过且过。
左右都是官职不保,还不如让他们闹够了,再行处置。
这时,冯旭正在入口处踱步,
四周岳州府的一些官吏在左右忙活。
正当此时,冯旭眼神一凝。
一眼就看到了匆匆赶来的一行人,
前方几人龙行虎步,步伐匆匆,脸上带着煞气,在身后还有披坚执锐的护卫。
冯旭心里咯噔一下,他认出了李景隆。
也想起了京军今日就要停靠在岳州军港。
“混账,京军要来的消息三日前不是让你提醒本官吗!!”冯旭看向身旁的吏员,喝骂道。
吏员顿时满脸委屈,小声回答:
“大人,今日的行程早晨时就已经放在衙房中了.”
冯旭脸色一僵,他没有看。
眼看官位不保,这几日他都在来回奔走,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挽救之机。
毕竟收上来的钱,又不只是他拿了。
一行人越走越近,冯旭连忙收起思绪,快步上前迎接,
隔着很远就躬身一拜,声音高亢:
“下官岳州知府冯旭见过曹国公。”
李景隆没有与他废话,径直上前,一脚就踹了过去!
冯旭身形一个踉跄,退后几步才稳住身形,脸上有些愕然。
李景隆破口大骂:
“你身为朝廷命官,这个知府到底是怎么当的?
民变尚未平息,你就在这里看着吗!”
知府冯旭嘴唇嗫嚅,几次想要出言解释都变成了欲言又止,
最后他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
“回禀曹国公,刁民蛮横,
下官已经派出衙役制止,却都被他们打了回来,甚至还有死伤!”
李景隆心中更为愤怒,嘴里一边骂着尸位素餐,
一边迅速靠近,一脚又踹了过去。
这次,知府冯旭被一脚踹在了地上。
李景隆迅速靠近,指了指在港口外汇聚的军卒,问道:
“这是哪一部?都司的人来没来,他们的上官在哪?”
冯旭忍着痛说道:
“回禀曹国公,此乃驻扎在岳州府的上沙右卫,
此行领队千户回去搬救兵了。
曹国公,没有都司的命令,军卒不敢轻举妄动啊,
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朝廷追究起来,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放屁!”
李景隆猛地回头,看向亲卫段晨,吩咐道:
“你,回去调兵一千,平息民愤!”
段晨刚要答应,但一旁的陆云逸便上前一步:
“且慢!”
李景隆回头看了过来,
陆云逸压了压手示意他冷静,
而后看向岳州卫指挥使祁修文,说道:
“此乃岳州地界,我等京军不得擅自动兵,还请祁大人派兵平息民愤。”
祁修文心里咯噔一下,心中暗暗叫苦。
这时,李景隆也反应了过来,视线如同利剑一般扫了过去,喝问:
“祁大人,水师与岳州卫就驻扎在军港,为何不调兵平息?”
“这这.”
祁修文不知该如何解释。
李景隆抬起头,快速吩咐:
“现在!立刻!马上调兵一千,平息混乱!
事后有什么事,本公来解释!”
话已至此,祁修文脸色来回变幻,左思右想之后,还是站直身体:
“是!”
祁修文匆匆离去,
不多时,一千岳州卫军卒迅速列阵,冲入岳州港!
然而,面对眼前混乱的局面,
他们也不敢贸然行动,只是形成了一道道人墙,将混乱的人群相互隔离开来。
岳州港内,火光冲天,
货物燃烧的浓烟滚滚升起,弥漫在整个港口上空。
一刻钟后,随着军卒们冲入,越来越多的人被分隔。
场面有了初步的控制,至少不再是像先前那般混乱无序。
力夫们手持棍棒,与维持秩序的衙役军卒对峙着,脸上都带着愤怒与疲惫。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受伤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