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誓不为奴 (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随着对方距离越来越近,郭登看清楚这一团人马黑影分为了两个阵营,前面二十几骑亡命逃亡,后面数百骑正在奋力追击。

“列阵,敌袭!”

电光火石之间,郭登就喊出了迎战口号,大同边军久经沙场,是明朝精锐中的精锐。

哪怕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听到上官发出敌袭口号后,立马齐刷刷的抽出了自己的兵器,爱惜马力站在一旁的大明骑兵们,纷纷翻身上马做好了冲锋准备。

“吾乃蒙古使臣特木尔,瓦刺部谋逆反叛,劫杀鞑靼封贡使团,还望明国守军施以援手!”

特木尔能担任封贡使臣,自然得精通汉文化。见到明国大同守军就在眼前,用着最为简洁直接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以及目前处境,为封贡使团争取救援的机会。

“吴云,领兵迎敌,拦下瓦刺鞑虏!”

没有丝毫的犹豫,郭登就朝着身旁的副将下令,鞑靼称臣乃国之大事,绝对不能让封贡使团覆灭在自己眼前。

这样不仅仅会破坏沉忆辰合纵连横谋略,还会在四海藩邦面前损坏大明威严。

封贡使团都能被劫杀,以后谁还敢臣服于大明?

“末将领命!”

嘹亮的军号声音响起,上千大明骑兵高举着马刀朝着瓦刺追兵迎了过去。

如果说沉忆辰在土木堡之战,以及后续的京师守卫战中,带来的最大历史改变是什么。其实并不是什么改变胜负走向,以及大幅度的减少战败伤亡。

真正的改变是士气跟人心!

无论是京师十营团,还是辽东宣大边军,乃至于回师驰援都南征军。没有任何一方在土木堡的惨败后,生出对蒙古人的软弱跟畏惧。

明军虎贲始终坚信,土木堡之战的失败是暂时的,辽阔的北疆草原也不是属于蒙古人的。

大明,才是这个天下的主宰者!

特别是当鞑靼部选择俯首称臣后,曾经战败的颓势被一扫而空。

事实证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遭遇战,正在大同边境上演的同时,京师诏狱沉浸在难得温存的沉忆辰,却被“不速之客”打断了与陈青桐的相拥。

成国公嫡长子朱仪,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牢房门外,见到沉忆辰与陈青桐两人的亲昵后,只能站在门外清咳两声以示提醒。

听到背后传来咳嗽声音,长久礼法教育带来的约束,让陈青桐下意识的推开沉忆辰,然后慌乱的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大公子朱仪后,心中的害羞这才消退了些,不过面颊依旧绯红。

相比较陈青桐的紧张,沉忆辰就显得很坦然,夫妻之间拥抱一下怎么了,等以后自己权倾天下了,早晚得拿腐朽的程朱理学开下刀。

当然,这种事情现在只能想想,以朱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格,他能出现在诏狱之中,定然是有事情要跟自己商量。

“大公子,你来了。”

“嗯。”

朱仪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望向了陈青桐说道:“弟妹,我有点事情要与向北诉说,可否行个方便?”

“大公子,你们谈正事要紧,我就先回府了。”

说罢,陈青桐欠身朝着朱仪行了一礼,然后回头望了沉忆辰一眼,带着恋恋不舍的目光离开了牢房。

“大公子,是为了宫中之事吗?”

还没等朱仪开口,沉忆辰就反问了一句,看来京师士子敲响午门登闻鼓,已经出了结果。

“没错,内官监掌印成敬刚刚传达了陛下谕令,表彰了京师士子直言上疏的举动,另外赦免你无罪官复原职。”

听到朱仪这段话,沉忆辰脸上没有什么意外神色,相反澹澹一笑道:“比我想象中快。”

“我想知道,逼宫太后还政于朝的谋略,是你主导的还是陛下主导的?”

以朱仪的才学能力,在太后懿旨内容被广为传播的时候,就已经猜测到幕后有人推动。只是后续局势发展,速度之快在理论上超乎了沉忆辰目前实力,能达到的布局极限。

想来想去,只有当今皇帝才有这种能力。

成国公一脉选择站队景泰帝朱祁玉,并不说他们信任新君的能力,仅仅是秉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去站队沉忆辰罢了。

如果朱祁玉能展现出一名合格君王的潜质,才值得在他身上下注更多的筹码。

“不谋而合吧。”

说实话,沉忆辰自己都有些意外局势进展的顺利程度。他从始至终都与景泰帝朱祁玉,没有任何商量跟配合,完全凭借着一种莫名君臣默契,推动着京师大势走向。

“看来新君,果然是一条潜龙啊……”

朱仪语气有些感慨,确实曾经的郕王身上,看不到任何成为明君的迹象。

皇权下注站位于他,怎么看都是在刀尖上跳舞,说不定哪日当太上皇归来,配合皇太后的助力,新君将在短短时日内成为废帝。

只能说能成为救时之君不是什么偶然,有些人注定就适合当皇帝。

“不过从宫中传来消息,虽然太后归政于陛下,但是提出来让太上皇回京的要求。”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宫中就会再生事端。”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早晚会出现这种情况。”

沉忆辰非常清楚明面手段上,自己只能阻碍朱祁镇回京一时,却阻碍不了朱祁镇回京一世。

现在就看苍火头等人前往边境,能不能完成弑君之举了。

事成定局,就没有什么好说的,相比较朱祁镇的回京,现在沉忆辰更关心另外一件事情,同时可以趁现在都机会跟朱仪通通风。

“大公子,你有没有觉得朱佶最近这一段时日,行为有些反常?”',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