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一代天骄 (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听着博罗纳哈勒强硬拒绝,和硕特部的千夫长不敢多言,毕竟他的身份跟蒙古大台吉相差甚远,说多了恐怕连小命都难保。

于是乎逃亡的两万多蒙古骑兵,依旧在夜色中强行军,朝着义州城方向奔赴而去。

此时的义州城外围,已经出现了撞车、冲车、楼车、云梯、抛石机等等攻城器械,并且还竖立起来各种拒马跟护栏,防止城内的也先选择强行突围。

义州作为辽东边境的一座大城,当初为了防止鞑虏攻陷设计的有多坚固,那么现在明军想要夺回来难度就有多大。

常言道十倍围之,五倍攻之,倍则战之,沉忆辰率领四万明军骑兵离去,还有接近一万是操控海船舰队的水师,朱仪实际手中掌控的攻城兵马才六万。

二比一的兵力差距,看似领先很大,实则放在古代的城池攻防战中,没有丝毫优势。

本来就不占据什么优势情形下,朱仪只能尽量多建造一些攻城器械,来降低攻城将士的伤亡。结果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形下,从后方山海关传来了噩耗,忠国公石亨领军出征塞外惨败,兀良哈八万带甲战兵横穿燕山山脉,朝着宁远城方向进发。

宁远城处于辽西走廊的中间位置,北方就是义州城,南方是山海关,重要性简直不言而喻。沉忆辰当初为了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义州城内的天圣汗也先,连守城的宁远卫都抽调了不少。

一卫标准五千四百人,现在仅剩下两千人,是绝对无法抵挡携战胜之威的八万兀良哈控弦之士。

海运是可以突破地缘的限制,但终究还是需要据点的存在,否则十来万兵马不可能漂浮在海上,下番舰队也没有同时容纳这么多人的运力。

宁远城绝对不能丢,否则义州城万一短时间内打不下来,那么兀良哈三卫八万带甲战兵,定然会北上从后方侵袭,围城就成了反包围。

另外朱仪调往山海关的一万京营士卒,被忠国公石亨接管带去了塞外出征损失惨重,意味着山海关得不到任何明军增援防务空虚,兀良哈三卫很有可能顺势南下一举夺关!

山海关有着天下第一关的称号,是大明跟辽东防线之间最重要的关卡,这要是丢了等同于大明的疆土直接缩水到了京师跟天津一带,比北宋的半壁江山强不到哪里去。

朱仪承受不起这样的风险,考虑到修建了部分隔断工事,也先想要突围出去难度大增,考量再三之后他抽调了两万兵马紧急前往宁远城协防。

同时命令一部分下番舰队在宁远城外海域待命,一旦发现兀良哈三卫主力战兵有南下的趋势,立即走海路转移兵马到关内协防山海关,确保这两座军镇的巍然不动!

如果说外人眼中沉忆辰继承了武将勋戚血脉,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那么身为成国公朱勇嫡长子的朱仪,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个军事上的天才。

仅是乘坐海船运兵一次,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海运在调兵遣将方面的优势,并且运用到宁远城跟山海关的实战中。曾经朱仪还有些不明白,为何沉忆辰要力排众议推广开海禁,要继续执行太上皇朱祁镇的命令,督造下番舰队的完工。

现在他明白了,海洋才是未来!

两万兵马的抽调,让围困义州城的明军仅剩下四万人,为了避免被也先看出来端倪,朱仪命令尽可能的多搭建营帐跟竖立旌旗,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场景。

攻城前的准备依然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着,不过忠国公石亨塞外惨败消息很明显让氛围更加的谨慎。哪怕夜已经深了,朱仪依旧没有休息,正在营地中四处走动巡视。

领军都督能做到与士卒同甘苦,毫无疑问对于士气有着极大的振奋作用,很多将士望着朱仪的身影从自己面前走过,眼神中那种尊敬跟激动简直溢于言表。

威望跟尊崇不是凭空产生的,靠的是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很明显在统兵这条道路上,朱仪同样做的很完美。

“朱都督,你已经劳累了一天,要不还是回帐休息吧,巡营的事情交给属下即可。”

说出这句话的,是早在朱仪巡边大同府时,就已经跟随左右的卫指挥同知郑永宁。这段时日围困义州城,朱仪几乎是夜以继日的督建攻城器械,布置各种防御工事。

结果宁远城方面告急,朱仪又各种调兵遣将,想办法分配物资保证两支兵马的供应,晚上还要来巡视营房。哪怕就是个铁人,也经不起如此的劳累折腾,郑永宁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没事,我还能坚持。”

朱仪澹漠的回了一句,他向来不怎么显露自己情绪波动,把喜怒不形于色六字给彰显的淋漓尽致。

身为跟随多年的部将,郑永宁又怎会不了解上官的秉性,于是继续规劝道:“朱都督,末将……”

可是他刚开了这个口,朱仪就打断道:“也先是整个蒙古草原统一的关键,只要他在义州城战死或者被俘,那么鞑虏将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从此大明北境少了个心腹大患。”

“你觉得与战果相比,本都督的这点劳累又算得了什么?”

说罢,朱仪把目光望向了更西边的草原,继续补充了句:“另外沉阁老率兵设伏察哈尔草原已经多日,按理早就应该传来战报,可如今却迟迟没有消息。”

“我们不仅仅要做好应对也先,还得有沉阁老战败的准备,再坚持些时日吧。”

朱仪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郑永宁自然无法再劝说下去,只能叹了口气后继续在营中巡视着。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道亮光从北方的天空升起,然后“砰”的一声炸开照亮了半边夜空。火药在隋唐时期就开始应用,直至明朝大规模运用在军事上面,预警的穿云箭便是其中一种。

“敌军来袭?”

看着绚丽的烟花,朱仪童孔却瞬间放大,理论上沉忆辰率兵设伏围点打援,如果胜利的话西面来的就应该是明军,而不会出现预警的穿云箭。

那么答桉就只有一个,自己心中的担忧成真,胜利者是蒙古主力骑兵!

“敌袭,战备!”

意识到情形不对,站在朱仪身后的郑永宁,立马扯开嗓子号召军营兵马动员。

要知道古代遭遇夜袭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将士们战时处于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下,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噩梦,都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营啸发生,往往敌人还没有动手自己就首先崩溃。

这就是为什么,朱仪在疲惫万分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每天晚上巡营地,就是为了安稳军心让明军将士意识到统帅与自己同进退。

领兵统帅的威望跟亲民带来的效果,此刻在明军营地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绝大多数将士在短暂的慌乱过后,立马开始穿戴战甲找寻兵器,然后听从所属队列的底层军官号令集结,整个过程始终维持在一个可控的状态。

与此同时义州城内,已经入睡的天圣汗也先,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后,立马从警觉的从床上跃起,然后顺势拔出放在枕边的腰刀。

“是谁在门外!”

一声怒吼,庭院灯火的照映下,门纸上的人影停下了脚步。

“大汗是我,博罗茂洛海。”

听到是博罗茂洛海,也先紧绷的神经这才慢慢松懈了下来,开口问道:“这么晚了发生了什么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