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争锋(2 / 2)

加入书签

人心自有不同靶向,过去局中的那些爱恨情仇也是真的,他也记得那些悸动自满,记得肌肤触及的旖旎,记得无物遮目的畅快。

随本性,沿真情,无约束,得如意。

神灵本该如此,直到他看到脚下涟漪中,无法褪去的阴影。

唯有一人,过去他应是误判了。

真龙之心,堂皇无形。

师父,说自己罪人,那便是有罪,何来的罪?

替人戴罪!

何人?

自是天地神明!

如此看来,唯一的受害人,也是唯一的局外人。

只是这是一盘自戗之局。

我爱青凤,青凤更爱师父。

青凤的背叛,是一时迷了心智。

我的背叛,却是一次实验。

她后悔了,我却没有后悔。

因为至强者根本没有取死之道,所以才是天生的局外人,诸般博弈都无法对着天上的月影。

无敌的本意,是无有敌手。

师父是无敌的,除了他自己。

现在他死了。

所以无敌之人不再是他。

我才是无敌的神。

这就是一场传承。

......

水面的风平浪静,难掩水下的波谲云诡。

相似的问题,相似的人做了一千遍后,或许很自然便产生一千个左右不离的答案。

师父教授弟子,学多少是弟子说了算。

天地设立南墙,鸟儿必须撞死在上,并使得南墙变为血红,后续的鸟儿或能及时停住,或继续撞死。

意气之争,看似分的是对错。

其实什么都不分,只在于意。

真龙人形与天地神灵各有心思,而他们的心思理所当然的不吻合,而如何达成各自的意,却是影响整片天地走向的事。

他们的心思未曾在几位外人面前表现出来,无论是目光长远的修铭,还是更加注重眼前实际的王轩兰。

都只能靠猜。

有些好猜,但很容易猜错。

有些很难猜,但猜到了就**不离十。

例如师徒之事,与另外一个女人有关,这三者的纠葛或许才是他们帮助破局的关键。

可谁心里装着谁多一些,这便很容易猜错了。

身为旁观者的樊笼,在真龙出现之后,无论于时于地,都选择让当事人主动破局。

纵然人心如晦,表面在一团和气,终究有随意而行的行迹,那时才能看清各自心中所重。

先论迹,才能论心。

“前方?慕苦八向,东南西北,天地神鬼。师父觉得何向,才是前方?”明躬身请教道。

“每一个都是,但是不可执意于一形。

天地随流,我们可以用脚步确认方向,亦要偶尔转头他顾,看看其他方向上的所得所困。

道理只是道理,无论眼下看起来多么正确,时间长了回过头来,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走的渐远,看得越多,越容易忘记初心。

愿你接下来的路,初心不变,不入一叶障目之境。

另外,他人说,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听。

你有自己斧正,这是一件好事。

脚踏实地,目向远方,方能自省有度,神明清晰。”

真龙声音缥缈,既有眼前人形之声,又好像还有一层来着水下的回响。

“弟子受教,铭记于心。谢师父教诲。”明再次躬身,这一次更低。

“如此,我也可放心离开了。”真龙却道明了离意。

......

潮水褪去,落出了第一块岸礁。

真龙之意,从始而终,这是他的罪。

修铭眼神复杂,从莲子一族的角度,这是一件好事。

王轩兰神情如故,不惊也不喜,她眼前棋局容不下那么多的多愁善感。

明未抬起头,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真龙在等待他的回答,他却不愿意回答。',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