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2 / 2)

加入书签

公安局侦讯股林股长,以为安排周泰柏学生李腾和他同房,可以抠出他的真实口供,想不到连李腾都认清了问题的实质,甘冒加重刑罚之风险,慷慨陈情,为自己翻案,为珠溪中学师生翻案,当局之如意算盘都打不响了。之后,周泰柏和李腾均搬回大监仓,再也不另眼看待了。此时,周泰柏明白,他的生命和人格,像其他刑事犯一样卑贱。

周泰柏一投入县监狱,就装了二副脚镣。按规矩,装上脚镣的犯人,一般都是将判死刑之重犯,最少也是判死缓或无期徒刑;而装上二副脚镣,可以说是必死无疑。周泰柏也完全明白自己的处境,但生死对于他已不重要,他问心无愧,泰然自若。珠溪中学“特务案”,已杀了几位老师,昨天拉回十三区的十二位重犯中,又有珠溪中学的姜嫣兰、云大芹和姚婉华三位老师,刘青云、江道良、连赓、李腾四位学生。李腾,本来可能不至于判死,因为和他周泰柏同牢,听了他申明大义,结果提出翻案,大大激怒了当局,加上“海外关系”这一条“莫须有”罪名,这回他也死罪难逃。

周泰柏感到痛心疾首,也深深感到悔恨和自责。他作为一校之长,眼巴巴望着自己心爱的同事和学生,一步步走上断头台,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令他感到极度痛苦和无助。他情愿自己承受千刀万剜来拯救无辜的师生,可是他不能如愿。他曾想向行署程德恭求救,但当他准备向程德恭写信时,他就被捕了。此后,他再没有机会寄信,就是在审讯时,他大胆提出要和程德恭见面的要求,审讯公安员,只当他神经不正常,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甚至林股长也不当一回事。

周泰柏非常明白,他这个“特务头子”没有结案,显然还在追查发报机的下落,追查和台湾联系的特务网。就是这么一部子虚乌有的发报机,和凭空绘制的特务网,让他多活几天。他无能为力,无法挽救其他师生的生命,令他感到非常的痛心疾首。他活得太累了,有时倒反希望和其他师生一起死去,在黄泉路上有伴相随。他只希望死后,珠溪中学“特务案”能够画上句号,不要再添上寃魂。有时他也想过,只要他不死,珠溪中学“特务案”就有翻案的一天。那时,他就有为寃死去的老师招魂,伸张正义,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令周泰柏惴惴不安的是,近来根本没有人对他过问,没有传讯,没有问话,好像视他周泰柏不存在。这种度日如年的牢狱生活,和诸多政治犯、刑事犯,百无聊赖地虚度光阴,令他为生命的虚度感到耻辱。他一生执着地坚持教育兴国、为祖国栽培栋梁之材的抱负已化成泡影。

他曾谆谆告诫子女,莫从政,政治是最肮脏的,政客为了政治利益而抛弃人格,不顾亷耻;莫从商,为商必奸,为了获取暴利,弄虚作假,盘剥普罗大众,每一个铜板都沾有人们的血汗;只有从教最高尚,最受人尊敬,一个有成就的教育家,甚至会成为万世师表,名垂青史。

他周泰柏几十年的粉笔生涯,呕心沥血,培养了多少有成就的学生,在学界也留下崇高的地位和赫赫的声名。想不到一夜之间,他成为世人唾骂、受尽凌辱的阶下囚。“打倒周泰柏”之歌声,唱彻乡镇,这一切都成为他处世为人之最大讽刺。学贯中西之教育家,最后落得“该如何做人”的小学生课题,也不懂得回答,这是多么可悲!可叹!

饭后午休起身,突然值班公安来打开仓门,提讯周泰柏。当周泰柏跨出监仓门,有位同仓犯人,在背后说:

“周泰柏大限到了!”

坐牢久了,许多人都对犯人生死命运有了直觉的经验。既然周泰柏许多时日没有人过问,一问往往就可判生死。无罪释放绝不可能,因为前几天珠溪中学的一批师生都拉回十三区,其中就有准备枪毙之死囚;不能释放,就是结案,结案也就大限到了。哪有徒子徒孙都枪毙了,首脑还能安然活命。周泰柏听了,只是淡然一笑。

值班公安将周泰柏戴上手铐,将他带离牢房。在外墙根,工棚二位铁工犯人,已等在那里。他们各手持一条齐头圆木棍,木棍下面附有一个铁钩。周泰柏坐在一个小凳上,将脚搁在一个小木墩上,两边木棍之铁钩钩住脚镣两边合口之细小处,木棍抵着木墩底,用力往外撬,利用杠杆原理,将脚镣之铁环撬开,脚踝就拉出来。

出于周泰柏之意外,两条脚镣解除一条,又没有再五花大绑,好像不是拉去枪毙;不杀头,就在他面前露出一线希望。

在监狱中,装脚镣多为死罪,但开脚镣时,如果旁边围着三四个武装公安,犯人脚镣一开又绑上绳子,还送来一碟有肉的饭菜,这就是准备绑赴刑场了。周泰柏开脚镣时,没有捆绑,身边也只有一个不带枪的公安,又没有给他送来“辞阳饭”,二条脚镣除一条,就蕴含着某种转机,意味着有可能轻判或不至于死。公安员带他往前走,不是去往常的审讯室,而直走到看守所办公室旁的一个会客室。公安员给他解开手铐,敲敲门,门打开,就让周泰柏进去。

办公桌后面原坐着两位穿灰中山装的干部,当周泰柏进去时,他们都站起来,礼貌地挥手:“请坐!”

周泰柏一楞,原来是行署新任文教处长吴之思和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敏,公安局侦讯股林股长也在场。看气氛,不像是审讯,而像是“会客”。

周泰柏不卑不亢地欠欠身。林股长挪挪椅子,让周泰柏坐下,并亲自给他倒一杯茶,就退出去,随手关上门。

周泰柏在办公桌对面,和吴之思、刘敏相对而坐。这时房中就是他们三人了。吴之思满面温容,首先开口:

“周校长!你的事是公安和司法部门管,在不给你定罪前,你仍然是珠溪中学校长。”

吴之思态度祥和,笑笑看着周泰柏的神情变化。吴之思原为行署文教处副处长,吴干桐处长过身后,接任处长。周泰柏虽然对吴之思不甚了了,但在吴干桐去世前后,他和吴之思也多次见面,算是谋面之交。周泰柏对他谈不上有什么特别印象,但还觉得他待人有礼,态度谦和。

周泰柏估计,吴之思的到来,一定是奉程德恭之命,在他周泰柏行刑前,做为朋友,派吴之思来见他最后一面;或者行署派吴之思来,另有特殊的使命,也可能有好的转机。周泰柏希望吴之思会主动提到程德恭,但是他没有主动提出,周泰柏也就无谓把程德恭的名字亮出来。

“吴处长!犯人周泰柏受宠若惊。校长已是过去式了。”

吴之思“哈哈”笑起来,作陪的刘敏嘴角边,也挤出一点礼貌性、附和之笑意。吴之思又说:

“你有没有罪,那是公安和司法部门的事,我可不管。我只管文化教育之事。今天我来,就是想听听你对当前教育工作的意见。”

“周泰柏是待罪之身,杏坛败类,怎敢侈议教育大计呢!”

“周校长!你是本地著名教育家,过去吴干桐处长慧眼识英雄,才请你回来。我知道,尽管你碰到许多麻烦事,但你的教育兴国的理念是不会变的,你为教育事业的忠心与奉献精神,政府和人民都不会忘记。”

第87章

恋耽美

正文第87章

\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